刚明确!中国第一所金融大学即将在广东诞生,这所高校为何能突围

东惠看那份情感 2025-04-19 16:18:39

从华南金融人才的“摇篮”,到剑指中国第一所“金融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的“更名之路”已走过六年风雨。

近日,该校在75周年校庆公告中再次明确目标——建设“国内一流金融大学”,这场备受关注的升级行动正式进入冲刺阶段。

六年磨一剑:从清远校区到硕士点大爆发

早在2018年,广东金融学院便与清远市签署协议共建新校区,首次提出“创办中国第一所金融大学”的愿景。

彼时,这座规划容纳1.5万人的校区被寄予厚望,不仅要拓展本科教育,更瞄准了金融类研究生培养的高地。

两年后的70周年校庆典礼上,时任院长雍和明向外界释放信号:随着清远校区首期工程即将投用,广州、肇庆、清远三地校区将形成合力,全面支撑“金融大学”建设。

此后数年,广金的每一步都踩在战略节奏上——2022年“十四五”规划将更名列为培育期核心任务;2024年更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一举斩获1个学术硕士点和8个专业硕士点,硕士点总数达到12个,远超教育部“学院”升格“大学”所需的10个硕士点门槛。

硬核底气:金融黄埔军校的三大王牌

更名绝非“换招牌”那么简单。作为华南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广金的底气藏在三张王牌里:

其一,深耕金融70余年的基因。从1950年央行直属的银行学校起步,广金历经多次更名却始终坚守金融底色。如今53个本科专业中,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构筑起核心优势,14个省级一流专业形成辐射效应。2024年新增的数字经济、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更显露出对标金融科技与全球化趋势的野心。

其二,产学研的深度捆绑。在银行系统,广金毕业生素有“免检产品”之称。2024年中国银行录用人数高校榜首、广东税务局录取前列的成绩单,印证着“华南金融人才摇篮”的行业地位。与农业银行、中信证券等头部机构共建的200多个实践基地,则让人才培养始终贴着市场需求。

其三,大湾区的地缘红利。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催生百万级金融人才缺口,而广金三校区横跨广州、肇庆、清远,恰与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呼应。这种“校区跟着战略走”的布局,为其升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

更名背后:一场关乎尊严的突围战

尽管手握多张好牌,广金的升级之路仍荆棘密布。

在教育部现行标准中,“大学”与“学院”的差距犹如天堑——不仅要求硕士点数量、师生比、科研成果等硬指标,更暗含对学术影响力、社会声誉的严苛考量。

目前广金虽硕士点达标,但软科排名仍在400名开外,与同城的广州大学(91名)差距显著。

清远校区虽扩容了办学空间,但三校区如何协同发展、避免资源稀释,仍是待解难题。

就连校名选择也引发热议:保留“广东”突出省属高校身份?还是冠名“广州”借势一线城市光环?网友的争论背后,实则是对高校定位的战略考量。

未来想象:中国需要一所金融大学吗?

放眼全国,以“金融”命名的本科院校仅广金、上海立信金融等寥寥数所。

若更名成功,广金将成为首个突破“大学”称号的金融类高校,这对中国金融高等教育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方面,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全球顶尖院校的成功案例,证明垂直领域大学同样可以比肩综合性名校。

正如校方在规划中强调的:“金融大学”不是规模的扩张,而是要在细分赛道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据校党委书记李建军透露,广金计划在2026-2030年的“十五五”期间完成更名。

若目标实现,这所从央行血脉里走出的高校,或将开启中国金融高教的新纪元。

学院升格大学,究竟是实至名归还是追逐虚名?你看好广金成为“金融大学”吗?

4 阅读:3079
评论列表
  • 晚秋 15
    2025-04-20 20:31

    以前叫金专

  • 2025-04-19 19:24

    与广财合并更好

    用户10xxx39 回复:
    改成华南财经政法大学?
  • 2025-04-20 04:39

    建议减少大学,人口正在减少,不要想着换名,要想着如何增强学科,让学生更好的就业。

  • yyzh 1
    2025-04-21 10:00

    广东金融可以与广东财经合并。

东惠看那份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