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州将新增一所曾与清北齐名的大学,百年流浪归来仍是少年

东惠看那份情感 2025-04-20 16:02:34

根据2025年3月公开消息。

广州市增城区迎来一项重磅教育规划——香港岭南大学(广州)正式官宣落户。

这座跨越136年历史的高校,从广州出发,历经战火南迁、香港复校的漂泊,如今以“跨境办学”的姿态重返故土,引发网友感慨:“百年流浪,终于回家了!”

一、百年校史:从广州格致书院到香港博雅名校

岭南大学的根脉始于1888年的广州。

美国长老会在沙基金利埠创办的格致书院,成为其前身。

这所基督教背景的学府,在动荡的近代中国几经辗转:1900年因教案迁至澳门,1904年回迁广州康乐村建永久校园,抗战期间又迁至香港、韶关等地。

至1948年,陈序经校长广纳陈寅恪、王力等大师,将广州岭南大学推至文史领域的巅峰,成为与清华、北大齐名的学术重镇。

然而,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岭南大学被拆分并入中山大学等高校,原校址成为中山大学康乐园校区。

此后,校友们矢志复校,1967年在香港成立岭南书院,历经30余年发展,1999年升格为香港岭南大学,跻身香港八大公立高校之列,专注博雅教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享誉国际。

二、湾区新篇:增城校区的战略意义

根据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一则有关香港岭南大学(广州)的公示信息显示,此次回归的香港岭南大学(广州),选址增城区永宁街道,总投资77.95亿元,占地1419亩,规划容纳1.2万名学生及2000名教师,计划2028年建成。

项目涵盖本科至博士教育,每年输送3000名高端人才,填补增城研究型大学的空白。

这一布局被视作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里程碑。

目前广东已有4所港校合办大学,但岭南大学的回归更具文化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流动,更是百年精神血脉的接续。

新校区将延续香港本部的博雅教育理念,聚焦人文社科与科技交叉,如“文化遗产数字化”“智慧城市治理”等方向,为“制造业之都”注入人文思辨的力量。

三、破局与挑战:博雅教育能否逆流而上?

在“新工科”主导的高教浪潮中,岭南大学坚持博雅教育堪称“逆流”。

其课程体系以哲学、历史、社会学为核心,强调批判性思维与文化洞察力,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科技导向形成互补。

然而,如何将“无用之学”转化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动力?如何吸引优质生源应对QS排名压力?这些问题考验着新校区的战略智慧。

此外,港校“分部模式”也面临现实差异:毕业生将获岭南大学(广州)与香港本部的双学位,但排名不共享;分部学生申请香港永居需从毕业起累计7年,而本部学生本科四年即可计入,时间成本更高。

四、网友热议:文化自觉与未来期待

“从广州到香港,再从香港回广州,这是教育的轮回,更是文明的对话。”

网友的评论道出了公众对岭南大学回归的情感共鸣。

作为内地第五所港校合办大学,它的落地不仅强化广州的高教中心地位,更以“人文驱动创新”的定位,为大湾区破解“技术至上”困境提供新思路。

结语

岭南大学的百年漂泊,映射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沧桑与韧性。

如今,它携博雅基因重返广州,既是历史的闭环,更是未来的起点。

在算法与芯片统治的时代,这座校园或许将证明:关于人性、文明与价值的追问,始终是驱动社会进步的深层动力。

而这,正是教育穿越周期的永恒力量。

0 阅读:24

东惠看那份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