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肃宗明皇帝下
咸和二年(丁亥,公元三二七年)
本文重点:
原文:春,正月,朱提太守杨术与成将罗恒战于台登,兵败,术死。
成政权和东晋在四川、云南地区的边境摩擦。

备注:
朱提: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
台登: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
原文:夏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赵武卫将军刘朗帅骑三万袭杨难敌于仇池,弗克,掠三千馀户而归。
张竣闻赵兵为后赵所败,乃去赵官爵,复称晋大将军、凉州牧,遣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帅众数万,东会韩璞,攻掠赵秦州诸郡。赵南阳王胤将兵击之,屯狄道。枹罕护军辛晏告急。秋,骏使韩璞、辛岩救之。璞进度沃干岭。岩欲速战,璞曰:“夏末以来,日星数有变,不可轻动。且曜与石勒相攻,胤必不能久与我相守也。”与胤夹洮相持七十馀日。冬,十月,璞遣辛岩督运于金城,胤闻之,曰:“韩璞之众,十倍于吾。吾粮不多,难以持久。今虏分兵运粮,天授我也。若败辛岩,璞等自溃”。乃帅骑三千袭岩于沃干岭,败之,遂前逼璞营,璞众大溃。胤乘胜追奔,济河,攻拔令居,斩首二万级,进据振武,河西大骇。张阆、辛晏帅其众数万降赵,骏遂失河南之地。
王骘说过的话:“赵国之化,常如今日,可也;若政教陵迟,尚未能察迩者之变,况鄙州乎!”
言犹在耳,前赵国势日非,所以张骏选择与前赵决裂,并派兵争夺前赵地盘,战败,丢失河南之地。

备注:
狄道:狄道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是“陇西李氏”祖籍地,为“李唐故里”。周之前称陇西邑,战国、秦称陇西狄道。
沃干岭:即沃干坂。在今甘肃兰州市南五十里。
令居:古地名。西汉置县,晋废。前凉复置,旋废。治所在今甘肃永登西北,地当湟水流域通向河西走廊的要冲。
原文:庾亮以苏峻在历阳,终为祸乱,欲下诏征之,访于司徒导。导曰:“峻猜险,必不奉诏,不若且苞容之。”亮言于朝曰:“峻狼子野心,终必为乱。今日征之,纵不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不可复制,犹七国之于汉也。”朝臣无敢难者,独光禄大夫卞壶争之曰:“峻拥强兵,逼近京邑,路不终朝。一旦有变,易为蹉跌,宜深思之!”亮不从。
历阳,安徽和县历阳镇,是战略要地,在历史上多次北方势力在此渡过长江,进攻建康(今南京)。与之相对的另一个适合渡过长江的地点是长江北岸的靖江和长江南岸的江阴。历史上但凡建都南京的政权,都会在这两个地方屯驻重兵,拱卫京师安全。

庾亮掌握朝廷权力后,他没有“靖以镇之”,反而急于把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中,于是在内部挑起与司马家宗室力量的杀戮,这直接影响到北方抗胡前线将士们的稳定,间接的加速了庾亮和前线将士之间的矛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苏峻和祖约就是前线将士的代表人物。庾亮也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要抢先一步,拔除苏峻这个眼皮子地下的威胁。但是苏峻军力强大,一旦逼反了他,朝廷也很难收拾。所以王导、卞壶等人都不支持庾亮的这种做法,认为太过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