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邪”缠身——抽动才会反复无常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26 04:32:41

孩子得了抽动症,病情反复无常,家长们的心也跟着起起伏伏。从中医来讲,这背后藏着不少玄机。

肝在中医里属风木之脏,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就易化火生风。这股内风扰动,孩子就会出现不自主抽动。

同时,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虚,水湿无法正常代谢,便会聚而成痰。

风邪夹带着痰浊,在经络里窜扰,致使症状时发时止、反复难愈。

接诊过一个12岁男孩。

主诉:抽动3年,加重2个月

症状:频繁挤眼、咧嘴,喉中发出“嗯嗯”声,写作业时全身抖动

体征:舌胖大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生活习惯:酷爱冷饮,常写作业到深夜

这个孩子主要存在肝风内动、脾虚痰盛的问题,给他开了方子,主要是“健脾平肝,祛风化痰,标本兼顾”

结果如何呢?

家长反馈:中药喝了2周,孩子写作业时的抖动就明显少了,现在能安静地看完一本书!

坚持调理3月余,诸症皆消,清嗓、挤眼、咧嘴都消失了,仅紧张时轻微眨眼,不明显。

老中医警示:只镇肝风不化痰,就像除草不除根——风借痰势,痰随风动,抽动自然反反复复!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肝风内动——抽动的“发动机”

表现:眨眼、咧嘴、耸肩等不由自主的肌肉抽动

病机:肝主筋,当肝阴不足或肝火过旺时,就会化风上扰,像“树枝被狂风吹得乱晃”

特点:症状变化快(风性善行数变),情绪紧张时加重

痰浊阻络——抽动的“帮凶”

表现:喉中异响(吭吭声)、表情呆滞、舌苔厚腻

病机:脾虚生痰,痰随肝风上窜,像油泥糊住了机器零件

特点:症状缠绵难愈,天气潮湿时加重

因此要想抽动好彻底,不反复,就要像治理洪水:

✔熄肝风:相当于疏通河道(治标)✔化痰湿:才是加固堤坝(治本)

如此双管齐下,才能长治久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