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今年的餐饮人应该是跟米粉干上了,很多新开的店,现在不是卤粉就是捞粉,不是捞粉就是拌粉。相对于北方喜欢面食来说,南方这边都是以米粉类为主,像广东,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汤粉,而且以猪杂汤粉比较有名,有些地方还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像东莞有烧鹅濑粉,吃过一次,其实就是烧鸭加上桂林米粉,除了汤跟肉有区别之外的,其他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到了湛江,也有各种不同的粉,他们的会更加像潮汕的粿条一些。而到了顺德就喜欢吃捞粉,就是河粉加上各种配料一起捞,当地叫捞起,类似发大财的意思吧。
但同样的,随着这些餐饮的分类越来越细,光是粉就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和做法。在一些美食街,甚至大半条街都是做粉的,基本上可以说是分类的集合街了。而这么多店的结果,就是,市场的淘汰机制也慢慢在发挥作用了。
就像我们办公室楼下的一家拌粉,门店面积很小,大概是在今年年头开的,开业的时候打出各种口号,说是哪里的头牌,必吃之类的东西,而且店里的装修氛围也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那种调调。我也是有一次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跟同事一起去试了下。
不知道是不是刚开业的原因,店里没有什么人,但出餐速度就非常慢,足足等了有十五分钟左右,才轮到我们。只见老板,把粉丢到漏勺里面,然后定好时间,漏勺就自动升起来,然后就把粉倒在碗里,然后就是一排的料,一个个加过去。然后搅拌了一下,就出餐了。
感觉跟吃便利店的车仔面差不多,一整碗看着就挺尴尬的,就是粉加上几块牛肉,看了一下就跟同事说今年估计是吃不饱了。关键这一碗还要二十块钱,感觉是吃了个寂寞,确实吃了也没特别的,不过味道倒是很像方便面的味道,不知道调料是不是也是直接从方便面来的。
后来就没有再去了,感觉非常不值得。再后来就是前几天的时间,下班路过的时候,就看到这个店已经在做围挡了,写的是xx卤粉。一时搞不明白是做品牌升级呢,还是拌粉店倒闭了,然后又新进来一个卤粉店。这交接的速度倒是挺快的。
不得不说,今年的各种粉类市场真的是太多了,但市场总是有限的,就不知道最后哪个品类能笑到最后了,或者这么多品类,市场都能接受呢?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