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男子捡到手机归还,遭遇对方讹诈200元,事件会不会有反转

江郷贰的独白 2024-03-25 21:53:33

文/木槿夕先生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句话是形容一个地方风气很好,大家都会遵守相关的规定,不必担心会有小偷之类的事情。

随着很多事件反转,大家开始越发理性去看待某些问题,比如“捡到他人的东西是否应该给补偿”?

针对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不同,可是在山西长治发生了一件坏事,男子好心把捡到的手机交还给失主,没想到遭遇对方讹诈,相当地荒唐。

当网友了解前因后果之后,纷纷谴责手机失主,支持捡回手机的男子,还将此事闹上了热搜。

难以理解

香港卫视报道了此事,男子年纪不小,意外捡到一台手机,想着失主会着急,于是将手机送到派出所。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没曾想男子会遭遇手机失主的奇怪要求,这才是网友愤怒的理由。

手机失主坚称,女儿遗失的手机里有200元,怀疑是被男子转走了,要求男子赔偿200元,这简直就是趁机敲诈男子。

面对这个问题,男子一时之间百口莫辩,只能到派出所协调解决此事,男子的女儿对失主车主连续质问,没想到失主还是那句话:“听孩子说,他的手机里有200元。”

碰到这种情况,男子女儿站出来,当着民警的面,将此事曝光。

离谱至极

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的谈论,随后,男子的家属在报道中指出,“捡手机主动归还,反而遭遇17岁女孩讹诈。”

200元并不多,之所以会闹出这次热搜。是因为很多人对“拾金不昧”的男子有好感,厌恶提出过分要求的失主。

由于双方在当地派出所协商过,男子女儿同母女俩对峙,女子想出了一个办法,私下和17岁女生沟通,她承认并没有丢失200元。

负责此事的办案人员同样认为,“我不相信别人将手机归还,还会趁机拿走200元。”

理性分析

实际上,这个事件摊开来说,存在两个漏洞。

第一个,失主母亲坚称手机没了200元,那男子是如何得知手机支付密码?

第二个,为什么女生说没有丢钱,当着母亲的面不敢承认?

起初,男子家属就针对手机有200元的说法,同失主一方电话沟通,没想到失主说不清楚,反而出言不逊,在通话中开始咒骂男子家属。

这里面必然有一方是在说谎,男子将手机送还给失主,这是拾金不昧的好事,可是遭遇失主的恶意揣测,应当严查此事。

网友吐槽

面对这一起奇葩的事件,大部分人都选择相信男子,毕竟他将手机送还给失主,失主不应该胡言乱语,随意指控他人。

假设男子从手机中转走200元,这必然会留下痕迹,可以请专业的部门介入,不可能会删除清楚。

而网友更多的是认为,如果失主坚持手机上少了200元,那么这部手机不应该是她们得。

“这世界为什么很多人捡到手机不还,它是有原因的。”

还有人分享了他捡到手机的反应,立即将手机送回去,认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敢拿。”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他捡到手机的经历,他捡到手机,打电话给失主,说明了在原地等失主20分钟,没想到失主还想让他送过去。

网友不同意,通知让失主赶快过来,最后他没有得到失主的感谢,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诸如此类的情况太多了,难道捡到手机不应该感谢人家?

最后总结

针对捡到手机遭遇讹诈一事,已经有多方媒体报道,堪称“大无语事件”,毫无疑问是对大家良心的一次拷问。

要是捡到手机还给人家,遭遇对方的刁难,你下次会不会继续如此?

很多时候,并不是世界上缺少善意,而是某些人对善意不懂得珍惜,还试图让好人付出代价。

在这起事件中,母女俩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就是坚持手机上少了200元,又不提供转账信息,一盆脏水就往人家身上泼去。

离谱至极,不能让这种小人行径得逞,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派出所应当查明真相,还男子一个公道。

除此之外,因此造成男子的名誉受损,家属可要求对方进行赔偿,母女两人应当为自身的行为担责。

至于网友提到的,“捡到他人手机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个人认为,“拾金不昧”是传统美德,个人可向失主索要相应报酬,“拾金有昧”才是长久之计。#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假如你捡到手机,对失物负有保管义务,不能随意毁坏,否则要承担必要的赔偿责任,到头来得不偿失。

0 阅读:112

江郷贰的独白

简介:文字是尖刀,也是一个温柔乡,在这和你说点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