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容易跟它们搞混!这4大特点家长要学会分辨

老安的记事本 2025-04-16 03:52:46

马上就要到放寒假的时间了

假期期间孩子们“疯”玩

磕磕碰碰总是难以避免

因此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们喊疼

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但是有一种情况没有外伤也会疼

容易让家长和孩子“摸不着头脑”

那就是

「生长痛」

生长痛是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的

一种反复性、间歇性、短暂性的肢体疼痛

一般可自行缓解

多发于3-12岁儿童

随着孩子身体发育趋向成熟

疼痛会逐渐消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

生长痛虽然能自愈 不需要治疗

但是进行早期干预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怎么样判断孩子是不是生长痛

可以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观察”

主要是下肢疼痛,多见于膝关节、大腿、小腿和腹股沟。多为肌肉疼痛,且疼痛部位不会出现红肿、发热、压痛等炎性表现,活动不受限制。痛感为钝痛或针刺样痛,甚至是牵拉痛。疼痛多在夜间发生,间歇发作,休息后可自行消失。

不少家长听到生长痛没有特殊不良影响

甚至是可以自愈

就不把它当“一回事”

让孩子忍忍就过去了

但需要提醒各位家长

有很多疼痛都跟生长痛相似

如:扭伤、骨折、滑膜炎、骨肿瘤等

因此孩子“喊疼”时

都应该尽早到专科就诊

排除病因 避免耽误疾病治疗

滑膜炎:滑膜炎也是生长发育中一种常见的病症,因为滑膜受到某种刺激产生炎症后,导致滑膜处分泌和吸收液体功能失调,使关节腔内积液堆积而引发病变,当滑膜炎出现在膝关节的时候,孩子膝关节会有疼痛感,且关节处会出现轻微肿胀,剧烈运动后痛感加剧。扭伤或骨折:由于孩子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骨骼相对脆弱,因此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出现扭伤或骨折的情况,且孩子还不会准确表达自己感受时,只会一直喊疼。结核性髋关节炎:在学龄前儿童中更为高发,一般是单侧发病,进程缓慢,肢体疼痛逐渐加重,孩子容易在夜间疼醒。股骨头坏死:出现股骨头坏死前孩子曾受过外伤,在初期痛感较小,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加重,痛感逐渐加剧,一旦确诊要立即治疗,避免拖延病情造成残疾。骨软骨炎:该病的疼痛部位大部分位于大腿根部,是由于小孩子运动量太大造成的。骨肿瘤:患有骨肿瘤的孩子会出现持续性的骨关节疼痛,确诊后一定要尽早治疗,避免因延误病情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排除以上病因

确定孩子是生长痛后

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干预护理

因为生长痛多半发生在夜间

疼痛时会影响睡眠质量

而孩子的睡眠与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因此进行干预护理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转移注意力

可以通过聊天或讲故事的方式

分散孩子注意力

也可以帮孩子适当地按摩及局部热敷

可以有效缓解痛感

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在疼痛发作的急性期

建议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多卧床休息

疼痛减轻或缓解后可以

循序渐进地恢复日常运动

保证营养充足

当孩子出现生长痛的时候

可以适当补充钙、多喝牛奶、多吃坚果

多晒太阳

维生素C和新鲜蔬果同样也很重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