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郡县是望风而降,关键时刻,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在河北高举大旗反抗安禄山。
他先是利用假投降麻痹安禄山,随后诱杀进兴、饶阳叛军将领,同时命人吩咐周边各郡说,朝廷大军呢,以次进京口,东进随时会到,届时必将扫平河北诸郡的叛乱。在此之前,若主动回归朝廷的,必定重重有赏,倘若执迷不悟,顽抗到底,必定会被诛杀。
河北诸军呢,本来就不是真心投降安禄山,如今听说官军马上就要打回来了,于是一个个相继反正,前后总共啊,有17个郡宣布脱离阿禄山,仍旧尊奉朝廷号令,就这样形成了燎原之势。
随后啊,尹道卿乘胜而进,又派了一个叫马燧的手下前往范阳,游说安禄山任命的留守长官贾询,让他归降朝廷。
马燧说,安禄山虽然暂时得到了洛阳,但终究会灭亡,公不能接起一旗,诛杀几个拒不从命的将领,以范阳归国,颠覆阿禄山的根基,此乃千载难逢的不世之功啊。
贾洵动心了,可是贾洵的优柔寡断,不仅让他与不世之功擦肩而过,并且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隔墙有耳,安禄山的一个部将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立刻派人飞报安禄山。
此时安禄山已经亲率大军出了洛阳,正打算进攻潼关,西取长安。不料啊,河北接连传来的17郡先后反正的消息,紧接着又得到了贾巡企图反叛的密报。刚刚走到西安的安禄山不仅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旋即调转码头返回洛阳,并命人火速赶回范阳解决贾巡。
数日之后,阿禄山特使抵达范阳,秘密绞死了贾洵,而且屠杀了他的所有族人。马燧得知贾巡被杀,慌忙逃出汉阳,夺进了西山,被一个隐世收留,就此逃过一劫。
这个大难不死的马燧后来成了德嵩一朝的著名将领,在捍卫李唐设稷、平定藩镇之乱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安禄山诛杀贾洵之后,命部将牛廷珍执掌范阳军务,同时又接连下了两道命令,一道给了驻留河北的骁将史思明,一道给了驻守河内的大将蔡希德。
命前者率步骑万人南下,命后者率精兵万人北上,目标是同一个围攻常山。安禄山之所以如此气急败坏,一下子打出了史思明和蔡希德这两张王牌,显然呢,是因为颜杲卿和颜真卿在他后院点燃的这把火确实是烧烫了他。
不赶紧将这把火扑灭,安禄山唯恐自己的老巢随时有被焚毁的危险。霸业新举,宏图出斩,范阳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出问题呢?尤其是在安禄山正准备登基称帝的这一刻,范阳更不能出任何问题。
公元756年阴历正月初一,安禄山在东都洛阳举行了登基大典,自称大燕皇帝,谏元圣武以达新巡为侍中,张同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侍郎,同时任命了文武百官,正式与李唐王朝分庭抗礼。
就在安禄山黄袍加身的这个时候,史思明和蔡积德也已经完成了对常山的合围,那小小的常山怎么能抵挡得住2万燕军铁骑的进攻呢?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严杲兴仍旧率众是浴血奋战,一直坚持到正月初八,终于城破被俘。
史思明和蔡希德入城之后啊,纵兵屠杀常山军民,前后共杀了1万多人,随后将颜杲卿和袁履谦押往洛阳。颜杲卿和袁履谦呢?被押到洛阳之后,安禄山指着颜杲卿的鼻子狠狠数落说,你本来不过是个小小的范阳户曹,是我保举你为判官,没过几年又让你升到了太守侍位,我哪里对不起你了,你要造我的反。
颜杲清是怒目圆睁,破口大骂,你本来不过是个瀛州牧羊的一个羯奴天子啊,一直把你提到了三镇节度使,恩秀无比,哪里对不起你了?你要造他的反,我严氏世代皆为堂臣,禄位皆为朝廷所有,虽受你保荐,岂能跟你一同造反?我魏国讨贼,恨不得亲手杀了你,岂能说是反遭结狗?废话少说,赶紧杀了我。
安禄山气的那是七窍生烟,立刻命人对颜杲清处以凌迟之刑,颜杲卿不愧是铁打的汉子,在整个行刑过程之中,他始终是骂不绝口。
与颜杲卿同日被杀的,还有当初被安禄山扣为人质的严杲卿的儿子严旦、严继明等多个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许多家眷和族人。据慈日通鉴,城严氏一门死于燕军刀斧之下的前后共有30余人。得知家人的死讯,颜真卿是异常悲痛,后来寻着侄儿颜继明的头颅,悲伤终于在第一端爆发,化作了那篇名垂千古的天下行书第二——《祭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