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真的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嘛?

韩洋洋谈历史 2023-08-11 18:59:54

提起欧洲的中世纪,你是不是会联想到不洗澡的国王、满街的粪便、压榨民众的赎罪券、被火烧死的10万女巫?在大量营销号的渲染之下,欧洲的中世纪俨然成为了野蛮人的天堂,甚至许多人文学者和科普大V也都在秉持着黑暗中世纪的论调。

事实上,这种评价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我们对于欧洲中世纪普遍有着严重的误解。今天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来简单剖析一下这种历史观的错误之处。

首先,我们要对欧洲中世纪时期做一个清晰的历史化解。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中世纪开端于公元五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结束于公元15世纪的文艺复兴兴起。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人口、经济、教育、文化、宗教这五个基本方面入手,来客观评判黑暗中世纪这种历史评价是否成立。

首先就是人口,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上,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前,受婴儿夭折率的影响,人口增长一直是十分缓速的。

所以我们在衡量工业革命前的历史时,我们要注意人口规模中的人口数量才是第一指标。我们可以看到,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一直到公元600年这一段时间,人口在持续减少,但从600年往后,人口就开始逐渐增加,到了1200年的时候,人口就开始急剧增长,直到1300年爆发了黑死病,又开始持续减少,1400年后又开始逐步回升。

总的来说,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整个欧洲的人口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如果真的像某些营销号所渲染的那样,中世纪是一片迷信与黑暗,底层民众叫苦连天的时代,那么人口的出生率应该持续减少才对。

其次是在经济方面,纵观整个欧洲中世纪的经济发展,虽然他在世界经济的占比并不高。

但欧洲中世纪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倒退的,经济是会随着人口的上升而逐渐上升的。其三就是在教育方面,许多人都宣扬欧洲的中世纪迷信黑暗,好像人人都是文盲。

西欧社会一直处于封建未开化状态。要知道,大学一词本身就来源于拉丁文,比如我们现代大学中的系,这个系词也就来源于拉丁语中的才能,而我们的系主任则来源于拉丁文当中的首席执事。

是的,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曾经诞生过80多所大学,公元1088年,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它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其次是在文化方面,许多人认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只有一次,确切的说,截止目前为止,欧洲已经经历过四次文艺复兴。

第一次是在公元800年的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查理曼大帝通过对教育和文化的赞助创建了许多宫廷学院,他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艺术家,也堡了许多需要继承的古代文献。

譬如主张将信仰与知识相结合的阿尔复音,他就直接推动了加洛林王朝对于古典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工作。此外,还有主张以理性来阐释信仰的艾留根纳,他在合乎逻辑的前提之下,构筑出了自己的神学哲学体系。

第二次是在12世纪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诸如牛津、剑桥许多著名大学陆续涌现在大学中,法律、文学、哲学的学科化也开始逐渐确立。

这一时期大量的经验学者们继承了来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思辨遗产,也诞生了托马斯、阿奎纳这样的经院大哲。

第三次就是我们所熟知的14至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开始抬头,人的价值与尊严被肯定,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达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诸如达芬奇、尼开朗基罗、拉斐尔、莎士比亚、哥白尼这样具备代表性的人物。

第四次,也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欧洲。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广泛的改革与进步,旧有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念被人们重新审视,诸如雨果、肖邦、莫奈、毕加索、乔伊斯这类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民宿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回到欧洲的中世纪,为什么欧洲的中世纪会被人评价成黑暗的中世纪呢?其实这种说法最早来自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彼得拉克。

彼得拉克曾经在14世纪对中世纪的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认为,西欧社会的中世纪文化处于一种庸俗无知、萎靡不振的状态,对比起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是十分黑暗的。这种历史观随着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逐渐成为了近代欧洲史以来研究中的主流观点。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许多启蒙时期的人文学者都对教会的世俗权力与宗教迫害抱有极强的愤慨之情,所以这种说法不仅包含了许多人文学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道德判断,也蕴含了巨大的主观历史偏见。

所谓黑暗中世纪的评价只是一个片面的说法,这些只是出于人文学者为了反衬启蒙运动的必要性而刻意树立了一种历史观念。可以说,这种说法是荒唐的。

从根本上讲,这种说法就不符合对历史研究的基本标准。其实,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种观点在西方学术界已经不再流行,但由于世界史教材的编写,还有世界史学术水平的普遍落后。许多知识分子仍然。

在人云亦云、不加以任何验证的相信和传播这种说法,这也直接导致了人们的普遍观念中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所谓营销号口中。欧洲人在1000年里随地大秀不爱洗澡的说法更是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谣言。

早在十字军东征归来之时,他们就把罗马式的热水浴带回了欧洲,几乎欧洲的大城市里都有非常多的公共澡堂,即便是贫困的民众也可以选择去河流中清洗身体。

所谓天主教利用迷信思想控制民众洗澡的行为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上,即便是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和僧侣们也有自己专属的浴室,或者在当地的公共浴室清洁身体。

在宗教观念中,他们仅仅反对的是频繁的洗澡和沉溺于奢侈享乐的洗浴方式,以上我所说的历史证据其实不胜枚举。比如法国作家乔治维加雷诺曾经在洗浴的历史中详细展现了13世纪巴黎人的洗浴生活。欧洲人不仅爱洗澡,而且还特别喜欢蒸桑拿,当时的国王和贵族们更是拥有自己的豪华浴室。

除此之外,营销号非常喜欢提及的法国路易十四,他们大肆宣扬路易十四一生只洗过三次澡。而在历史事实上,太阳王路易14不仅非常喜欢洗澡,而且还有一个用一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大浴缸,至今仍然存放在凡尔赛宫中。

其实,所谓的黑暗中世纪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评价,而绝非是客观的历史事实。我们只需要随便翻一翻书,就能发现这些谣言满天飞的消息并不是真实的。

严谨的说,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光明与黑暗并行,野蛮与进步同在,充满着变化和未知挑战的历史时期。

2 阅读:504
评论列表
  • 2023-08-14 22:59

    你该改名叫韩洋洋谈虚假历史小说。

  • 2023-08-29 00:53

    原来英国人自己拍的关于伦敦在中世纪满街都是大便的纪录片是假的,宗教裁判所也是假的!欧洲是完美无瑕的![得瑟]

  • 2023-09-01 10:11

    别人的世纪用百年算,你的世纪用千年算。

  • 2023-08-31 18:40

  • 2023-09-09 09:56

    中世纪,爱不爱洗澡,你去研究一下它的城市引水工程和城市排水工程,便知~这不是什么高科技~。中世纪黑不黑暗是相对的,对于远古欧洲,中世纪肯定不黑暗,反而更文明了,对于工业复兴的欧洲而言,中世纪肯定是黑暗的,这可不仅说的是它的卫生哟,包括它的政治、军事和道德。亲,继续加油,多读点中世纪的书,不要光读它曾经荣耀的那一小面,这样你可以云得更全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