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有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酷似中国,小到穿着打扮,大到文化习俗,这个国家都透露着浓浓的中国味儿。这个国家就是越南。走在越南大街上,你会看到很多美女身着国服奥黛,乍一看,这衣服和中国的旗袍没什么区别,尤其是上衣的上半段。另外,越南有许多中国式古建筑,如果你去越南旅游,一定会疑惑自己究竟有没有出国呢?拿越南的惠安古城来说,他有着越南版丽江古城的称号,中心有着明清样式的老宅,华人的庙宇,很多文字都是中文,简直就是一条唐人街。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和中国一样,使用农历,也过春节,贴中文春联。另外,越南还有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不仅节日相同,越南有些地名也和中国一模一样。比如重庆、太原、西宁等。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拥有1亿人口左右,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的东南亚小国,简直就是缩墟的中国。那么,越南和中国究竟有何渊源呢?在上古神话中,越南的红庞氏王朝的首位君主是陆续,他是神农氏的后代。神农氏就是中国神话中的炎帝君主陆续的长子,被称作雄王,越南人因此将自己称作雄王子孙,这和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是同样的道理。
可见,越南和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入文明时代,在秦始皇时期,秦国管理岭南地区的南海卫赵佗建立了一个政权叫南越,这便是越南在历史上第一个政权的名字。秦始皇死后,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今越南中北部和中国两广地区都是赵佗的地盘。
赵佗死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重启统一事业,灭掉了南越国,将其帝化为九郡。在此后从西汉到唐朝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南越国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他的名字随着不同朝代也在频繁的更换。交趾郡、安南都是越南在历史上的别称。十世纪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政权动荡。公元939年,交趾人吴权为击杀逆臣,在白藤江击败了南汉军队,越南开始逐渐脱离中国的控制。
968年,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渠岳。公元972年,北宋赵匡胤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从此,越南成为了中国专制股的王朝的藩属国之一。藩属国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般都受制于宗主国,但中国对藩属国一项大法,凡是番属国进贡的物品,中国历代王朝都会送出更高价值的回礼。重点是中国向来不干涉藩属国内政,必要时还会向其提供保护。但历史上的越南并不真的甘心依附中国。
在电视剧苏东坡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年,交趾国故意进贡给北宋一种衍生的动物,这种动物在中原很少有人见过,朝堂之上谁也叫不出名字,最后是苏东坡认出了这是麋鹿,才避免了一场外交。晰这个影视情节呢,足以看出当时越南对中国的态度。但尽管如此,越南在之后的900多年里还是持续向中国进贡,并多次寻求中国堡。1531年,越南开始进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时期,北部属于郑氏家族的地盘。南部被软。是家族盘踞,原来的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印因为得到法国传教士的协助,灭掉了西山党政权。法国觊觎中国领土已久,此次协助阮式自然是有条件的。1789年,阮福硬同意法国驻军越南南部。
不仅如此,法国还要走了土伦、岘港。但当时正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没有多余兵力攻占越南,最后只得将驻军撤回。阮福印一看法国人走了,决定自己单干。他一路北伐,一口气灭掉了安南王国,建立了阮朝。从此越南进入软朝时代。1803年,阮福应遣使到清朝,请求将国号改为南越,但嘉庆皇帝考虑到已经有地方政权叫南越这个名字了,于是赐名越南,同时册封阮福印为越南国王。越南这个名字就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在所有人的认。其中,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太平。
18世纪末,法国由于国内形势不得不从越南撤军,等国内风头一过,他们立即想起了这块曾经受过他们帮助而建立政权的土地。1873年11月20日,法国派出了180名士兵和两艘炮舰攻击越南第二大城市河内。河内毫无防备,瞬间被攻陷。越南请求清朝支援。清末明初名将刘永福毅然扛起了抵御法军的大旗。刘永福原是天地会的一员,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黑旗军。这支队伍的队旗是有着北斗七星图案、镶有狗牙白边的黑色三角旗。刘永福接到任命后,二话不说,亲自带着2000黑旗军连夜翻过宣光大岭。
12月24日,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埋伏在河内西郊的纸桥。趁敌人不备,接连。伤数十人。几个回合下来,法军首领当承命,剩下的不是逃了就是投降了。最后法国只得狼狈撤军。第二年,也就是1874年,越南迫于法国的压力,再次与法国签订西贡条约,逼迫越南和中国断绝关系,让越南的外交由法国代理。同时,法国还要求越南开放红河,让法国船舰自由航行。红河处于中越边界,一旦开放,中国清政府也将陷入危险之中。面对这样无耻的要求,中国当然不会答应。当时,越南和中国都将希望寄托在黑旗军身上,最后由越南出面告知法国说,由于黑旗军早已霸占了红河东岸的重镇老街城,所以红河无法通航,法国这才消停了一会儿。
1882年3月,法国再度入侵越南,越南北部和南部陆续被法军占领。这一次,法军的口号就是。驱逐黑旗军。在越南全境即将被占领之际啊,越南政府再次向中国求援,刘永福再次率领黑旗军南下迎战法军。1882年5月19日,第二次纸桥战役打响,黑旗军再次埋伏于河内西郊纸桥。法军派出400人应战,3000黑旗军一拥而出,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半数法军击退,两次都败给了黑旗军,法国怎么可能轻易就善罢甘休呢?如果不扳回一局,世界第二大国的威严往哪儿放呢?
1883年12月,法国再次引战。这一次,法国盯上了山西,原因很简单,那里的防军是他们的老对手黑旗军。法军有备而来,战斗一开始就亮出了先进的武器装备,黑旗军难敌进武器的火力,很快就败下阵来。12月16日,法军占领了山西,经过了三个月的筹备,法国将兵力增至16000人。又迅速占领了北宁和兴化地区。五月,法国与越南签订保护条约,并胁迫中国同意在中越边界开放通商,使越南脱离中国,转而让法国成为越南的宗主国。
此次条约可以说是法国单方面自作多情,因为李鸿章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也未上报给清政府。1885年2月,法国为了让越南彻底属于自己,再度增兵谅山。清军的广西巡抚潘鼎新未战先退,主动让出战略要地谅山,法军更加变本加厉,朝文渊州进攻。清军一看打不过,纷纷后撤。法军趁机占领了广西门户镇南关。为了嘲笑清军的懦弱,法军还在废墟中插上了一块木牌,上面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才临危受命,奔赴镇南关前线,原本是一盘散沙的清军,在冯子才在一番苦口婆心的深情动员下,瞬间拧成了一股绳。冯子才连夜和士兵一起修筑工事,3万清军重振旗鼓,只等法军来战。
3月23日凌晨八点,冯子才故意将法军引过来。虽然冯子才早就探明了法军的部署,但法军的战斗力依然强到恐怖,无论清军如何拼死苦战,还是把东岭的三个炮台给弄丢了。眼看胜负一声定局,冯子才一声怒吼,如果法军再次入关,我们有何颜面见月明,清军立即被点燃,子弹用完了就赤手搏斗,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下午四点,清军彻底将战局扭转,沦陷的炮台被夺回来了,法军被打的一愣一愣的,眼看胜利就在眼前,但清政府却主动提出做到谈判桌前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
从战争结果看,中国是赢了,但从签订的条约来看,法国赢了。因为清政府同意法国吞并越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清统治者过于懦弱,同时也因为英美等西方国家施加压力,最后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越南彻底沦为法国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