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东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即岳阳,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将自己心中的爱国爱民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上这里也是名人辈出,比如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还有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
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来自湖南岳阳的一位名人,他叫毛致用,曾任湖南省委书记。
1929年11月,毛致用出生在湖南岳阳的一个农民家庭。
当时的中华大地战火纷飞,毛致用出生不久,日本就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无数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毛致用还是坚持接受教育,读过私塾和高小,成为当地的一名知识分子。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崭新的国度诞生于东方,她就是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包括毛致用。
其实,毛致用在青年时代就怀有报国理想,新中国成立后,急需大量建设人才,身为当地少有的知识分子,毛致用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在家乡岳阳县成为一名财粮助理,当时新中国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在财粮管理方面责任重大,毛致用工作认真负责,小心谨慎,从来没有算错一笔账,他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组织的认可,在工作的第二年(1952年),经组织批准,毛致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自从入党后,毛致用工作更加积极认真,他的努力获得了上级的肯定,不断获得提拔,到六十年代,已经成为岳阳县委书记,身为家乡的父母官,毛致用经常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岳阳县的实际情况,采取“山上植树、田埂种豆、地里栽棉”的多种经营模式,推动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十年特殊时期,毛致用虽然也受到一定的冲击与迫害,但他并没有暂停工作,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对党保持忠诚,将热情全部投入到工作当中,在此期间,毛致用组织人力物力,修建了铁山水库,成功解决了岳阳人民的饮水问题,1967年,铁山水库竣工,毛致用高兴地说道:
“让岳阳市民喝上铁山水,是我孜孜以求的愿望。我高兴呀!是啊,为了这一天,岳阳人投入了数亿元资金,付出了数十年血汗相凝的艰辛。”
毛致用的踏实肯干,得到当地老百姓的大力赞扬,也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随之而来的是职务的晋升,1971年,毛致用出任常德地委副书记,仅过了两年,毛致用再次获得提拔,升任湖南省委书记,由于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因此,这个省委书记并不负责全面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省委副书记。
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毛致用升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开始全面主政湖南,一直到1988年,毛致用做了11年的湖南“一把手”。
在此期间,他充分贯彻中央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提出“以开放对开放,以开放促开发”的路子,将郴州、零陵、衡阳三地市划为推行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使湖南省迅速成为中部强省,推动了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988年,毛致用调任江西省委书记,并于1998年当选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成为副国级的领导人。
不过,毛致用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农民出身,所以,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毛致用毅然带着老伴回到了农村老家,自己亲手种地,喂养家畜,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正是这份豁达,这份恬然,让毛致用身心康健,活到了2019年,享年90岁。在这里,向这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领导老干部致敬!
铁山水库是农民背挑起来的,而且自带粮食。没有工资的。
湖南人民爱戴的老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