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穴日常养护法,助力身体水液平衡

经络技巧 2025-04-07 22:47:07

谈及肾经的母穴,或许你并不熟知,不过提及复流穴,钟爱养生的朋友或多或少皆有所耳闻,今天木子来跟大家简单讲讲这个肾经的母穴。

腰膝酸软,手脚冰凉,而且吃点凉的就会不消化,喝水都容易导致水肿,此状况或许同脾肾机能的状态有着关联。

《针灸大成·卷六·足少阴肾经穴》明确提到“肾为水,金为水之母”。复溜穴依其天然之理“补益肾气”这等母穴独有的特质。用当下的话来说,复流既为肾经的母穴,这样气在肾气虚亏之际(尤为肾阴亏虚之况),拥有调整肾气之功;不过面对肾阳虚惫所引致的湿气淤积状况,它又能够凭借“金行之气”的升发疏散之功,助力加速体内水液的代谢流转。

肾脏主要是在调控水分的分布方面发挥作用,《素问·逆调论》:"肾主水司开阖为水液代谢之根本"。脾脏则承载着将水汽运送到其应往之地的职责,两者相互配合,从而保障人体“水液流转”得以通畅无阻。要是脾脏功能不太好,湿气就容易积攒起来;肾脏功能不好了,水液就没了往上走的劲。

复溜穴既能促使肾脏功能增强,使那“水泵”更为有力,而且还能对水液的代谢进行调节,进而减轻脾脏在运化进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就跟一边把河道疏通开,一边把堤坝加固一样。

复溜穴的裨益之处

导水润泽:肾经如水,经由按揉,可唤醒肾气运行之力,使水液流转回归常序。针对易发水肿或代谢迟缓的人群,复溜穴的保健或可作为日常调理的参考方式之一。

固土制水:《黄帝内经》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当脾土虚弱不能制水时,复溜穴可通过调节肾经经气,增强脾土的运化能力。那些容易腹泻、吃补品就上火的人群,往往出于脾肾不交。

水火既济:复溜穴位于太溪之上。通过此穴位,可导引火归元,促使心火下行,以温煦肾。此时此地,肾水上腾滋养,亦可润泽心火。

先天充养:《类经图翼》记载其“主肾虚腰痛”。与仅仅滋肾的穴道大相径庭,复溜通过调节整个肾经的升降出入,能从根本上改善,因肾精亏虚带来的耳鸣、健忘脱发等早衰症状。

中医讲究“君臣佐使”,复溜穴也有最佳搭档:

配太溪:先按复溜疏通经络,再揉太溪直接养肾,构成协同调和之功

配阴陵泉:阴陵泉掌水湿运化,两者相伍可脾肾同调,适合脾胃欠佳兼水肿者

配涌泉:睡前先将涌泉搓热再按复溜,引火归元的同时滋阴安神

木子提醒:孕妇心脏疾病、肾脏疾病患者、下肢外伤、骨折恢复期人群及局部皮肤感染者不宜按复溜穴。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