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的朋友们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很多老人的额头上经常有一块红色?其实这个地方是传统中医所说的阳气汇聚之地。揉搓此处,既能唤醒沉睡的阳气,又能抚平白天的疲惫,甚至能成为夜晚快速入睡的钥匙。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跟大家讲讲每天花5分钟推天门(天门穴)。
额头正中间,传统中医将其称为“天门”。这个部位,不光是阳气流转的通道,还是身体调和的关键节点。如《养性延命录》中有讲:“常摩天庭,可通天气”,通过推揉,能更好地调养身心。
晨启天门唤生机
清晨阳气方才苏醒。以温暖的手掌,靠近大拇指那一侧,缓缓地自下往上推揉天门穴。仿若给身体发送了一个起床信号。这般轻柔的刺激,能够改良头部的气血流通,协助神经系统由睡眠状态,平稳地过渡至清醒状态。虽简单却颇为有效。
日间轻搓解烦忧
现代人常被“屏幕综合征”所烦扰眼睛酸涩,而且头脑昏沉。其实这是气血在头部运行不够顺畅的一种体现。工作的间隙,用大鱼际轻轻地按压天门,接着慢慢转圈,能放松紧绷的额头肌肉,减轻眼睛累的感觉。
天门山是不是跟天门穴有相似之处呢
这种“以静制动”的手法不仅可以局部放松,而且还能带动全身进行减压。试试看或许会让你眼前一亮。
午后阳气渐渐衰退。用大鱼际持续地、温热地刺激天门,就如同给脑子做回轻柔养护一样。配合着轻轻地闭上眼睛,从而形成了“物理放松+心理暗示”的双重调节效果。特别适合那些,长期需高度集中精力用脑的人群。下面这几招,能让脑子更舒坦。
夜揉天门放松入睡
入夜后搓揉手法应与白天有所不同。建议改为从上向下,进行安抚式轻抚,力度宛如羽毛般轻柔,且频率减缓。夜晚属水,以收藏为主。操作时可以想象“将日间的纷扰从额头引导而出”,并且保持自然呼吸。放松首先从额头开始。
不同人群操作方案
学生群体:学习时可结合风池穴同步按压;
老年群体:建议采用温热毛巾预敷3分钟后再操作,提升皮肤顺应性;
用眼过度者:每20分钟远眺时同步搓天门;
按揉的手法要如同“春按如柳拂面;冬摩融肤似雪”,在季节变化方面可以参考:春夏,每分钟80-100次;秋冬,50-70次。
木子提醒:额头有伤口,而且或者存在炎症时,孕期就别推了。气血比较虚弱者,其实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之下进行。饭后一小时内,最好避免立即推揉,记得给消化系统留出空间。
这套手法,不仅作用于身体,更对情绪状态有积极影响。许多人做完后反馈“头脑清爽了许多”,这正是气血畅通的自然感受。操作时保持专注呼吸,让动作与意念自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