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又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今年的清明你在哪里,又在想念谁呢?你们清明飘雨了吗?
清明既是一个节日,又是一个节气。宋朝的习俗是冬至过后第一百零五日是寒食,寒食第三日为清明,“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
寒食节,现在很少有人过了,节日的习俗,比如祭祀祖先、门前插柳等习俗也大多和清明合二为一了,或者说,这两个节日真的太近了,便是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很多习俗是不分“你我”的。
寒食节是纪念被火烧死的介子推所设立的节日,所以在古代寒食节是禁火的。

那就是清明“钻燧改火”,对于清明“新火”不少诗人还留下了佳句,像是杜甫的“朝来断火起新烟”,贾岛的“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还有苏轼的“三月清明改新火”。
在古代寒食节祭祀,如果家中有新坟,清明节是要出城扫墓的,现在寒食节在历史长河中消逝,清明也成为了我们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重要节日。

记载着宋朝首都东京风物习俗的书籍《东京梦华录》中说“禁中前月半发宫人车马朝陵,宗望南班近亲,亦分诣诸陵墓坟享祀”。
这里说得是清明节北宋王朝朝诸陵的事情,刚好,清明时节梨白去了位于绍兴东南富盛镇的南宋六陵,悼古。
说,绍兴东南,富盛镇西,有一盆地,古称为宝山,四面山岗势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罕见的风水胜地。

南宋六陵埋葬了宋高宗在内的六位南宋皇帝,所以被称为“六陵”。
但其实除了南宋六帝,六陵中还埋葬着自北运回梓宫的宋徽宗,当然对于宋徽宗的尸体是否真的到了南宋,史书上有好多种说法,这里咱就不作说明了。
除了七位帝王,六陵中还埋葬着包括曾经被宋哲宗废除躲过靖康耻的皇后孟氏在内的七位皇后。
公元1277年,也就是至元十四年,杨琏真迦担任江南释教都总统,后改江淮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务。

南宋灭亡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是公元1279年崖山战败,但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投降标志着南宋的灭亡,这里也说一嘴。
这个杨琏真迦不是个东西,在宰相桑哥支持下,盗掘钱塘、绍兴宋陵,窃取陵中珍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之后数千年南宋六陵还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迫害。
现在的南宋六陵早已不见帝王陵墓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御茶村的百亩、千亩茶田。

走在茶田中间,会有一些提示牌,梨白看到了宋哲宗皇后孟氏陵的提示,但其实就是在茶田旁,真的已经丝毫没有陵墓的轮廓了。
再往前走几步,铁丝网内有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有宋高宗赵构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的提示,什么石像生、神道就像没有存在一般。

据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经修葺过南宋诸陵,也建造了祭祀的大殿,但也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大家都知道北宋皇陵所在地是巩义,起先,南宋的统治者还是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开封的,哪怕是梓宫回到巩义也好。
据古书《越中揽胜》记载,孟太后死于越州行宫(绍兴卧龙山行宫),她留下遗命,“殓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它日迁奉之便”。

结果就是南宋王朝没有等来“迁奉”回巩义的日子,安放诸位帝王、皇后的攒宫也就成为了南宋的皇陵,就在南宋六陵附近还有攒宫村,梨白看到了指示牌。
说实话,作为一个宋朝历史的爱好者,看着已经是茶园的宋六陵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感慨,千古兴废,最后不过一抔黄土啊。

御茶村及周围地区的风景还是不错的,茶园之间还修建了健步的步道,喜欢徒步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一看。
今年江南的清明天气回暖,梨白还想说肯定是见不到“雨纷纷”了,但神奇的是在悼古南宋六陵去往大舜庙的路途中,天空飘了一会细雨,但真的就是一会,倒是给这段悼古添了哀思。

说到茶园,清明两日梨白悼古、踏青就是穿梭于杭州、绍兴的茶叶产地之间,真的就是茶园满目苍绿,路边的树木则是抽新芽的嫩绿,放眼望去,生机勃勃,绝对赏心悦目
小伙伴们别怀疑,这个季节就是游玩江南的最好时节,欢迎大家下江南。

在古代在清明还有煮新茶的习俗,白居易有在“寂寞清明日”,“出火煮新茶”的诗句。白居易的隔朝代小迷弟苏轼也爱喝茶,清明煮新茶这种事儿怎么能没有他呢?
于是就有了“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还有“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又有“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这里的“新火”就是清明的新火。

清明假期梨白没闲着,去了南宋六陵,还去了大舜庙,还在走错路的情况下如闯入桃花源般闯进了富阳拔山产茶区,到时候会发一些图片到动态,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探春、探春、赏春。
(文中大多数图片是游览所拍,还有一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