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最近的最近,杭城的天儿晴朗得不像话,站在葱葱郁郁的樟树底下就觉得,哦,春天来了,嗯,也许夏天也不远了。

和大家分享我们小区雨后春花
然而在江南晴天是禁不起念叨的,就在梨白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查看了一下天气,嗯,果然没让人失望,近一个周的连绵细雨,这才是江南春啊。
古往今来,大诗人、大词人喜欢咏物、喜欢赏景,都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但有一个自然的元素也是诗人们从始至终都欢喜的题材,那就是雨。

一汪春水
今天梨白就和大家找寻藏在唐诗宋词里湿漉漉的春雨,看看他们到底是谁的及时雨,又潮湿谁的心。
若说春雨,梨白心目中的第一首还得是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在“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南宋朝廷是难得的清醒存在,也是为数不多还想着回到中原的人,是语文课本上透过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便能让人共情他抱憾终身,一心挂怀家国的人。
陆游是越州山阴人,也就是今天的绍兴人,不得不说,绍兴人才辈出,“盛产”文豪。
陆游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半隐绍兴五年了,时年六十二岁,半隐辞官的原因是被冤枉、陷害,这点以后可以开个小文说说。

对于南宋朝廷的“尿性”早就看得透彻,所以对于宋孝宗的临时召见,他清醒得吟诵出了“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做官的梦想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看透世事就如同一层薄纱越来越不值得提及,陆游当然知道是谁让他骑马入京来,他反问一句只不过是觉得入京和在绍兴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就是没有意义。
可他还是来了,因为陆游放不下收复中原的梦想。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在住宿的小楼上听了一夜的嘀嗒春雨,雨打花更娇美,陆游觉得第二天一定会在临安城幽静深远的小巷子中听到有人叫卖杏花。
这里其实也暗含了陆游虽然对国家、朝廷失望,但仍旧一夜未睡觉,国事家愁。
陆游擅长草书,索性铺开小纸行云流水写着草书打发时间。雨天放晴,“细乳戏分茶”则说的是宋朝的茶道,这里陆游大概是想表示明明朝廷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却只能听雨、赏花、行草、喝茶,做一些闲事打发时间。

最后陆游又道希望都城尘土不要沾染道他洁白的衣衫上,也希望清明节能够来得及回到绍兴的家中。
以上就是一场让梨白印象深刻的春雨,下面再分享一首陆游的《春雨》,这里不多做赏析,大家可以自己品读,最后一句也是道出了陆游这一生的经历和无奈。
细雨吞平野,余寒勒早春。
未增豪饮兴,先著苦吟身。
幽径萱芽短,方桥柳色新。
闭门非为老,半世是闲人。
说了宋朝的春雨,我们再来说说唐时春雨,这里梨白挑选了两首大家耳熟能详但又读了新生欢喜的喜雨诗。

这里咱们说一下,那是真的有喜雨、喜雪诗词的,除了诗人们自己喜,古代帝王最喜欢时不时搞个喜雪、喜雨的宴会,把有文化的大臣们聚集到一起,吃吃饭,做做诗词,比如下面这首卢纶的《春日喜雨奉和马侍中宴白楼》。
鹳鹤相呼绿野宽,鼎臣闲倚玉栏干。
洪河拥沫流仍急,苍岭和云色更寒。
艳艳风光呈瑞岁,泠泠歌颂振雕盘。
今朝醉舞共乡老,不觉倾欹獬豸冠。
这首诗属于应制诗,说白了就是奉命作诗,格式大多工整,诗词也较为华丽,多数为歌功颂德。

再拉回来,咱们刚才说的要分享的两首诗不包括上面那一首,咱们继续分享。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现在有句话特别流行,说“别人都只能发文字,你怎么能发语音呢”说得就是杜甫这样的人。丝丝春雨随风入夜,确实润物细无声,但是从这首喜雨诗中我们窥探的生命的力量,听到了万物喜雨的声音,短短二十个字,让人感受到了属于春天“生机勃勃”的声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之所以将这首诗和杜甫的《春夜喜雨》放在一起,是因为两者还是有共通之处了,都写出了丝丝春雨如乳汁润物无声之感,也写出了春雨的力量之感。
这两首诗词写的都是早春的景象,在韩愈看来没有什么比遥看草色一片,烟柳满皇都的景象了,所以小伙伴们读到这里眼前可是一片苍翠?

有单纯喜春雨,感慨春雨力量的,就有借春雨抒情,还下着呢就感慨春天要过去的,下面咱们一起欣赏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这篇诗光是看一看就觉得这春雨是朦胧、梦幻和潮湿的,确实“很”李商隐。
白袷衣说得是白色的夹衣,是唐代的文人闲居在家最常穿的衣服,这首诗词同样写自初春。
新春的时候在家穿着一件白色的夹衣,怅然而卧,白门寂寥,想想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隔着朦胧细雨凝视对面红楼,只感觉更加的孤寒凄冷,灯光摇曳,细雨密如珠帘,这次真的是独自归了。

遥远的路途中悲伤春天就要过去,只能在残宵的梦中依稀芋泥相见。哎,玉铛和书信要怎么才能送给你呢,一抬头,万里天空中飞过一只大雁。
读到这里,小伙伴们应该懂我那句这首诗很“李商隐”是什么意思吧?这首诗应该写的是诗人在暮春夜晚思念亲人,有点悲春伤秋的意思,心中一片迷茫,一想到情人就是躺着都是惆怅的。
暮春的细雨不知道潮没潮湿到各位的心,李商隐的心肯定是潮湿了,你感受到了吗?

“读”了想念情人的李商隐,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在春风细雨中体验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苏轼,吃,苏轼绝对是“专业”的。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梨白这篇小文是分两天写成的,写文的现下杭城也飘雨了,应该和苏轼这篇《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的天气是差不多的。
细雨斜风天气有点小凉,这点和杭城不一样,此时杭城已经25℃+了。

再说回苏轼,因为春风细雨,河滩上产生了淡淡的雾气穿梭在杨柳之间,在初晴阳光的窗套之下非常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又是一片茫茫水汽升腾。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
这个时候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绿茶,品尝着只有春天才嫩绿美味蓼芽蒿笋做成的春盘,就是吃货苏轼也发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慨。

再说句题外话,这里的“雪沫乳花浮午盏”和上文中陆游诗词中“晴窗细乳戏分茶”一样,都提及了自唐宋开始的点茶、分茶的茶道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打开梨白首页,搜索“茶道”,日本的茶道源于宋代临安径山,所以茶道是我们的,小伙伴们文化自信搞起来!至于为什么茶道没有流传下来,可以找找“朱元璋”,这里不多说。

苏轼关于写春雨的诗词还有很多,再放上一首《望江南·春未老》,将苏轼眼中的暮春之景分享给大家,大家自己感受苏轼的春之乐吧。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说完了苏轼有美食、美酒和美诗的春天,我们再来看看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的春天和春雨,与其他几首诗词不同的事,梨白这次选了一首《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雨后春景分享给大家。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馀芳草斜阳。杏花零乱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黄庭坚这首词在上半阙中就点出了春天“特有”浓浓的困意。

飞吹杨柳的烂漫世界,白日越来越长,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停,窗外的芳草在斜阳之下闪烁着晶莹的水光。
风吹柳的烂漫时节,白昼逐渐加长,外面刚刚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阳下闪着流光。杏花被东风吹散,四处飘荡,还飘到了屋梁的燕巢上,让燕巢也芳沾染上了香气。
年轻女子躺在罗帐内春眠,醒来发现坏了红妆。龙凤形状的篆香已经燃尽,而竖立在一边的画屏,上面绘着一幅《云锁潇湘图》。夜深寒气袭人,无法入梦乡,只有无限思量。

所以小伙伴们,美女春睡图,你入梦了吗?
最后的最后,我们以一首中华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看一看女性视角下的春雨。
这篇诗词我们就不做赏析了,小伙伴们如果对它有什么高见可以分享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诗酒趁年华。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小伙伴们,春天要生机勃勃,要快乐哦~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