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杭州)城的腊月,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梨白谈文化 2024-04-02 17:10:48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腊月门里就是年,前几天其实已经和大家穿越宋朝打卡腊月了,今天这篇关于南宋临安城的十二月是一篇继篇,也算是一篇补充小文,主要是梨白发现了一些不同于给大家。

说走就走,一起去临安城(今浙江省杭州市)看看不一样的南宋都城临安的十二月。

之前就和大家分享过,梨白从浙江的沿海城市搬到了杭州,然后就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了很深刻的感受。

浙江的杭州、绍兴两地在腊月里都会置办腊肉、腊鱼、板鸭、腊肠等腊货,周末梨白去了趟绍兴的安昌古镇,看到沿河满满的腊货,过年的气氛那真是一下子就来了。

腊肉的历史很悠久,是祭祀祖先的腊日所猎到的猎物腌制而来,宋朝也沿袭了这个习惯。

梨白推断,杭州至今保留腊月里腌制腊肉的习惯可能来源于南宋,当然还有可能更早,小伙伴们可以畅所欲言地讨论。

记载着南宋都城风物习俗的书籍《梦梁录》中记载:“腊月内可盐猪羊等肉,或作腊豝(腊肉)、法鱼(风干的鱼干)之类,过夏皆无损坏。”

梨白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满满都是安昌古镇沿河的腊板鸭、腊肠、鱼干、腊排骨、腊鹌鹑。

除此之外,惠民局及士庶也会在这个月修制造腊药,也没有虫蛀的风险,梨白猜测估计是天太冷,虫子都冬眠了更不用说“生孩子”了,哈哈哈。

腊药是什么呢?

就是腊月里制造的药,多为滋补类的药品,北宋梅尧臣曾有《题腊药》一诗,“颓颜早觉衰,乃藉药扶持。及此季冬日,预修来岁宜。鼎成无犬见,蜜炼有蜂知。借问月中兔,长年何所为”,陆游也曾有诗词“斗饤春盘儿女喜,捣簁腊药婢奴忙”。

无论是《岁时广记》还是《太平御览》也都记载了腊月里炮制、制作腊药的一些记录,比如“制官药”、“送风药”、“治诸药”、“上头膏”等等。

这里既然提到了惠民局,咱们就说句题外话,说一下这个机构。它的前身其实是“卖药所”,是负责监制和出售成药的官办药局,对百姓出售官方制药。

这惠民局承担的作用不光如此,还是宋朝政府防疫、防瘟的重要环节,这个以后我们具体和大家说一下。

咱接着说,腊八其实是腊月里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缘起腊日,这一点小伙伴们可以到梨白关于腊八起源的小文看看。

腊日之前并不固定,更不是现在的腊八,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宋临安城又称为“君王腊”。

腊日的主线活动其实是祭祀,副线活动是狩猎祭祀,也因此有了我们上面所说的腊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宋朝,腊日就成了祭祀的主要日子。

到了南宋,腊日宫中依旧会赐宴会,还会赏赐一些驻颜膏、牙香、口脂、香囊等给大臣们。梨白在《岁时广记》中还看到了一条比较实用又有趣的记录和大家分享,说是腊日里头要“蓄猪油”,完事用蒸饼卷着猪板油吃,不生疥疮,久服,身体光滑,到了南宋,人们对猪全是都是宝的认可度明显要高于北宋。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来,十二月对于南宋君臣、天子百姓来说,是需要“养生”的一个月。

腊八日喝腊八粥这点咱们就不多说了,在腊八小文中已经提到了很多,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需要突出的,就是临安腊八节多由寺庙发放腊八粥,杭州至今还延续了这个传统。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也有很多,有纪念佛诞日一说,还有纪念神农一说,这个梨白觉得中国人的节日那肯定是起源于中国,这点大家也可以看一下腊八小文。

重点来了,南宋的都城到底什么时候过小年呢?

答案是腊月二十四,记载着南宋都城临安风物习俗书籍《武林旧事》记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

腊月二十四日又叫交年,“交”就是新旧交替的意思,彼时临安的小年确实是腊月二十四,一应习俗和除夕都是差不多的。

《梦梁录》记载,“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社。此日市间及街坊叫买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其夜家家以灯照于卧床下,为之‘照虚耗’。”

等到了腊月二十五,临安城的老百姓依旧有事儿干,有过年的仪式感,这次是关于预防瘟疫的。

大家看,老祖宗在预防疫病、瘟病这块,那可是非常警惕的。

腊月二十五,杭州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寻常老百姓,都要煮赤豆粥祭祀食神,名曰“人口粥”,也叫“口数粥”,家里要是有狗有猫的,都有一份,意义就是防瘟防病。

再就是《岁时广记》中还记载了一些“奇特”的防疫手段,咱们这里也分享一下,比如腊月的腊日晚上,让人拿着“椒”卧在井旁,不能和人说话,然后把椒扔水里,就可以除瘟病。

彼时辣椒还没有传入我们国家,这里可能是胡椒,懂得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分享。

咱们继续言归正传,说说临安的十二月。

这腊月打扫卫生肯定也是要安排上,《岁时广记》记载,“唯交年日,扫屋宇,无忌,不择吉”,也就是说大家选择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打扫卫生,百无禁忌,同时还有一句谚语,“交年日扫屋,不生尘矣。”

南宋的很多过年习俗和北宋都是有延续关系的,看很多南宋关于风俗的书籍,很多都会有一句“沿袭东都习俗”。

最后我们以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一首词来说说两宋过年那些事儿,同时也给小伙伴们拜早年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书籍:

《梦梁录》

《岁时广记》

0 阅读:0

梨白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