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不出正月就是年,梨白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一切如意。前两天去了趟洛阳,在龙门石窟对面的香山寺听说了一些故事,这就“快马加鞭”地回来要分享给大家了。

今天八卦的主人是唐朝的一位大才子,宋之问,这位有才那绝对有才,无德那也真是无德,是一位故事和事故都很多的“男同学”。
素有才名,诗名在外在讲究门阀制度的唐代,宋之问的出身可以说是平平无奇了,虢州弘农人,父亲宋令文文武双全,曾在宋高宗时期任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

唐高宗年间,宋之问中进士,二十岁时已经扬名。
他特别擅长五言诗,一时间风头无两,武则天称帝后,征召他和杨炯分别行掌管习艺馆,不久之后授官洛州参军,后转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
宋之问学问那真的就是没得说,尤其擅长作诗,和沈佺期是初唐武则天时期著名的宫廷诗人,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已趋于定型。
宋之问作的诗大多数关于奉和应制或者是侍从游宴,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

什么意思呢?就是参加宫宴或者陪着帝王游览的时候应帝王的要求做的诗词,这里我们分享一首应景儿的《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创作于景龙四年正月八日立春,是关于立春日剪春花的诗词。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好了,扯得有点远,咱们继续拉回来,关于宋之问的诗才,《新唐书》还记载了一则比较有趣的小故事。

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后赐锦袍。之问随即也献,武后看后十分叹赏,把给箈的锦袍改赐给之问。
这段话还是比较直白的,说得是武则天在去洛阳龙门游览的时候,就下诏让身边跟着的官员作几首诗,这里头就有东方箈和宋之问。

龙门石窟对面的香山寺中也记载了这则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就发生在香山寺内
东方箈先写好呈给武则天看,据传说武则天当时身边的秘书是上官婉儿,武则天看了东方箈的诗觉得好,就赐他一件锦袍。
不一会,宋之问也写好了,武则天看后大加赞赏,一个眼神,上官婉儿就把东方箈捧着的锦袍抢了过来,给了宋之问。

咱就是说也不多准备几件锦袍,这怎么还抢上了,当然这都是玩笑,这则有趣的记载也说明了宋之问确实有诗才。
自荐枕席、卖友求荣有个词就恃才傲物,这个词倒也不是贬义,有才华的人他多多少少对身边的人和事儿都是有点自己原则的,他不光“傲”别人,对自己要求也高,有才又有德是他们的追求。
然后有才有德这事儿和宋之问真没什么关系,小宋立志要做女帝武则天的男宠。

因为他长得确实不错,《新唐书》记载宋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小宋觉得自己年轻又好看还有才华,肯定能入女皇的眼。
且上面我们也提及,在武则天称帝之后,宋之问左奉宸内供奉。
这个奉宸院名声可不是太好,广征美男子,在很多野史上被称为是武则天的后宫,因此在这工作的宋之问更加有了小想法。

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大家应该都知道,影视剧中经常演绎,是武则天的媚臣,宋之问,还有和他有着“宋沈”称号的宫廷诗人沈佺、阎朝隐、刘允济为了上位都倾心媚附两兄弟。
张易之讨好武则天写的那些诗文也都是宋之问等人代写,《新唐书》记载,他们甚至会为了张易之捧尿壶。
看到这儿,很多小伙伴可能要问了,那这么“优秀”的宋之问得偿所愿了吗?成为武则天的“灵魂伴侣”了吗?
没有,因为宋之问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武则天说他哪都好就是口臭,看到这儿大家是不是觉得好笑又心酸。
等着张易之兄弟被杀,宋之问也最终受到了牵连,被贬为泷州参军。
天天跟着皇帝吃好喝好的宋之问哪里就能吃这样的苦,他就偷偷跑回了洛阳,就这行为我们也能看出彼时唐朝真的就是“根儿”里头坏了。

宋之问逃回洛阳之后躲在好友张仲之家里。彼时武三思当权,张仲之正在和驸马都尉王同皎商量怎么把武三思嘎了以安王室。
这事儿被偷偷躲在张家的宋之问知道了,他还有个弟弟叫宋之逊,他们一商量就让侄子宋昙与冉祖雍去告密,希望能够将功赎罪。
最后的结果就是收留宋之问的朋友张仲之嘎了,宋之问被提升为鸿胪主簿,尽管举报有功,世人却都不屑他的卖友求荣的丑行。
无德无品,赐死桂州
就是这样无德无品的宋之问,在景龙年间,还被升为考功员外郎。此时的宋之问拍马屁的功夫未减,又靠着谄媚太平公主,被重用。
等到了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权盛的时候,宋之问又去讨好安乐公主,从小就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娇宠长大的太平公主哪里就能忍他。
唐中宗准备任用其为中书舍人的时候,太平公主发力了,她揭发宋之问主持贡举收受贿赂的丑行,于是宋之问被贬为了汴州长史。

结果人还没去,又被改调为越州长史,不知道是不是历经千帆有了点感悟,宋之问在任上倒也负责任,“任内颇能尽力为政。”
越州,进浙江省绍兴市,山川秀美,相比于中原地区,是不一样的风景,宋之问的诗才遇上越州的山水碰撞出了不少诗词,“其诗流传到京师,人人传诵。”
可有些事儿做过了就会有记忆,唐睿宗上位后,宋之问以奸诈凶险作恶太多罪流放钦州,与因为在省中拥妓饮酒的冉祖雍一起流放岭南,然后又一同被赐死桂州。

得到被赐死诏令后,宋之问心惊肉跳,左右徘徊,不能自裁。于是一起被赐死的冉祖雍就求使者,让宋之问再和妻儿告个别,还以为他是惦念家里。
使者同意了,但其实宋之问就是怕死,惊慌失措,不能安排家事,最后还是冉祖雍生气,到“我与你同有负于国家,罪有应得,还有什么可迟疑的?”
别说老冉也算是条汉子了,和宋之问说完之后酒进食洗沐后自尽,宋之问在惊吓中自尽了。

最后的最后,大家对宋之问这个人又是怎么看的呢?赶快在评论区留言吧,梨白期待大家的转赞评哦~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