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终迎“尚方宝剑”!“吃拿卡要”将成历史?

艳艳保 2025-05-01 02:53:52

五月的风还没吹到,民营老板们的朋友圈先热了!

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锤定音,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民营经济专项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横空出世。

别看名字低调,内容可全是“硬菜”——从“禁止乱罚款”到“逼国企还钱”,刀刀砍向民企痛点。

这可不是普通告示,而是给千万民企摊主发了把“尚方宝剑”,专治七大姑八大姨的吃拿卡要!

核心亮点:法治护航,直击民企发展痛点

1. 明确法律地位,扫除“身份焦虑”

《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原则写入总则,从宪法层面为民企正名。

同时确立“非禁即入”原则,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的领域一律平等开放,彻底打破“玻璃门”“旋转门”等隐性壁垒,为民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铺平道路。

“以前是‘民营经济很重要’,现在是‘搞民营经济的惹不起’!”

法律白纸黑字写进“平等地位”,还搬出“两个毫不动摇”镇场子。什么意思?以后哪个部门再敢对民企甩脸色,文件直接拍桌上——这可是违法的!

2. 破解账款拖欠,根治“背靠背”顽疾

针对民营企业长期被大企业“以第三方付款为条件”拖欠账款的难题,《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大型企业需及时支付中小民企账款,并设置调解处置程序,辅以预算管理约束。

此外,法案严禁行政单位摊派收费、无依据罚款,规范异地执法程序,从根源上遏制“趋利性执法”对企业经营的干扰。

“摊派?罚款?先问问法律答不答应!”

专门点名“禁止无依据收费”,连“背靠背付款”这种行业潜规则都被揪出来吊打。还想“吃拿卡要”?没门!

3. 投融资破局,科技赋能升级

融资难、融资贵曾是民企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民企融资需求,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并开放核电等前沿领域投资权限。

在科技创新方面,法案支持民企牵头国家重大技术攻关,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共享,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民企向“专精特新”转型注入强心剂。

“以前民企挤破头抢不到的‘香饽饽’,现在主动端上桌!”

国家重大工程、核电、航天这些“国企后花园”,法律明文开放竞争。民营企业也能“牵头”搞国家级科研!

4. 规范与保障并重,护航长远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既强调民企需规范经营(如完善财务制度、防范造假),也通过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优化用地用工保障等举措强化服务。

法律责任章节则对限制市场准入、侵害民企权益的行为明确追责路径,形成“保护+约束”的双向法治框架。

意义与展望:从政策护航到法治化里程碑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不仅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支持政策的“集大成者”,更是通过立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长期制度保障的历史性突破。

它以法治化手段系统性回应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市场壁垒、执法不规范等痛点,从制度层面为民企“松绑加油”,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其核心价值在于:

稳定预期:通过法律刚性约束,消除民企对政策变动的担忧;公平竞争:以“平等对待”原则重塑市场生态,激发创新活力;高质量发展:引导民企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驱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未来,随着配套细则落地与普法推进,这部法律有望成为民营经济从“生存性突围”迈向“高质量崛起”的关键引擎。

当然,法律写得再漂亮,关键还得看执行。基层可不能搞“开门招商,关门打狗”那一套,不能让法律成为儿戏。

不过话说回来,能把这套“民营经济密码”写成法律,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进步——毕竟,当美国还在为“ TikTok禁令”吵架时,我们已经在给企业家发“定心丸”了!

一部法律,三分霸气,七分智慧,剩下九十分——全是实干!

1 阅读:85

艳艳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