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战役:西北野战军一雪前耻,狂飙追击100里,打残宁马81师

野史转记 2025-04-23 13:48:35

1947年5月下旬。

在合水战役遭遇重创后,西北野战兵团的主力部队被迫撤至曲子镇进行休整。

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对王震在合水战役中的表现提出了严厉批评。彭德怀清楚,我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连续取得三场重大胜利,部队士气高涨。

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兵团下辖两个纵队,包含6个旅,总人数约为2.6万。相比之下,胡宗南麾下的两大主力兵团则拥有30个旅,编制完整,总兵力达到30万。

经过连续三次重大战役,胡宗南的部队遭受重创,损失了三个旅,兵力折损达到1.4万人,这相当于我军总兵力的半数。随后,周恩来亲自率中央代表团前来慰问,这一举动进一步削弱了大家对胡宗南军队的重视程度。

简单来说,人们现在有点过于自信了。

当时,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合水战役实际上是西北野战兵团精心策划的一次关键战略调整行动。这一行动并非单纯的战斗,而是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实现部队的重新部署和资源优化。通过这一战役,兵团不仅有效避开了敌方的重点防御区域,还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决策体现了指挥层对战场形势的深刻洞察和灵活应对能力。

在连续打赢三场关键战役后,我们的部队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问题。为了确保后续作战能力,必须立即调整部署,寻找新的战略位置。

作为陕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陇东将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一区域因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将成为我军后勤保障的核心地带。在未来的战役中,确保陇东地区的粮食供应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该地区的战略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其作为我军重要补给基地的作用。

在陕北地区,胡宗南的两支主力部队集中在延安以北区域,试图搜寻西北野战军的踪迹。与此同时,原本由我军控制的陇东地区,被青海和宁夏的军阀部队趁机占领。

西北野战兵团的主力部队向南推进,这一行动既能减轻国军主力实施的包围清剿策略所带来的军事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收复陇东地区,并对青海和宁夏的敌军形成威慑。

历史上西路军那次艰难的远征,其深刻的教训似乎已被人们逐渐遗忘。

合水战役在陇东地区的首次交锋中遭遇惨败。王震指挥的第二纵队未能攻克关键交通枢纽合水城,最终被迫下令撤军。

多年后,王震回想起合水战役时提到:

我投身革命事业后,经历了无数场战斗,有胜利也有失利。无论是长征的艰难跋涉,还是南征北战的多次转战,都未曾遭遇如此惨重的失败,这次战役确实是我军的一大挫折。

6月上旬,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兵团重新集结,再次发起陇东战役。

此次行动的目标是攻占环县,全军必须高度警惕,务必确保胜利,绝不允许失败。

2023年6月3日。

彭德怀连续向毛主席发送了两封电报:

明天计划继续在曲子一带休整一天。如果八一师及其附属的独骑五团(属于青马部队)固守环县,我们就准备消灭他们。要是他们往北撤出环县,我们五号就转向南边,攻打八十二师,彻底解决青马部队。

敌军第十八师驻扎在盐池、定边、安边和羊圈山一带,我们攻打环县时,他们不太可能南下支援。八十二师在合水战斗中虽然没被全歼,但这是他们进攻边区以来首次遭受重创,所以北上的支援也会减少。即使八十二师和十八师同时从南北方向增援,我们仍然可以逐个击破。围攻环县的敌人,引诱三五旅前来增援并将其歼灭,是收复陇东、打破边区西线包围的关键步骤。我们必须集中第一、第二纵队以及教导旅和新编旅,确保在攻城和打援中取得全面胜利。

6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来电报:

我收到了支戎在4日晚上7点和微辰在5日早上7点发来的两封电报。

建议你们把全部兵力(六个旅)集中起来攻打环县,这个计划不错。不过王震的部队之前损失惨重,最好让他们和一纵、新四旅汇合,多休整几天,提升士气,做好充分准备后再发起进攻,这样更稳妥。

董钊和刘戡的部队从昨天开始对延安西部地区展开清剿行动。董钊的军队可能会在这次清剿任务结束后再进入山西,但目前还不能确定具体时间。

2023年6月9日。

西北野战兵团从曲子地区出发,向北挺进环县。经过四天行军,我军主力成功将宁马整编第81师围困在环县城内。

环县地区的防务由马鸿宾的儿子马惇靖负责,他指挥的部队部署严密,防守稳固。

环县城的核心防御区域集中在东西两侧的高地,城外北部和西部由敌暂60旅的第104团负责驻守,具体防守点包括二十里沟和胡家湾。

东部和西部的山地由敌军的第35旅和第178团(即暂编第67旅)负责防守,他们同时还控制了环县城内的多个关键据点。

6月13日,彭德怀亲自前往环县城南的王庙嘴区域,实地考察环县城周边的地形布局。他决定以张宗逊率领的第一纵队作为主攻力量,王震指挥的第二纵队负责外围的清理任务。两支队伍协同作战,当天即对环县城的外围据点发起了攻势。

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我军两支主力部队成功突破环县北部和西部防线,分别攻占了二十里口和胡家湾两个重要据点。这一胜利使得环县北部和西部的防御体系被彻底瓦解,为我军后续行动打开了战略通道。

部队快速向敌方阵地发起进攻,重点锁定在环县外围的东山和西山两个战略要地。

6月16日这一天。

驻守环县的国民党第81师指挥官马惇靖见战局不利,决定弃城撤退。他选择在我军完成包围圈之前,带领部队迅速撤离环县。这一决定是在评估当前战场形势后作出的,旨在避免部队陷入被围困的困境。马惇靖认为继续固守已无意义,及时撤退才是明智之举。他的这一行动,体现了对战场局势的准确判断和果断决策能力。

王震回忆说,那时我们的进攻部队已经打得精疲力尽,前面的部队在继续战斗,后面的部队就在原地休息。彭老总一听说敌人要跑,立刻给王震的部队发电报,命令他们赶紧去追击,负责把外围的敌人清理干净。

王震在合水战役中遭遇惨败,心中憋着一股火。一接到命令,他立刻赶往城东的718团驻地。看到部队还在休息吃饭,他大声喊道:

敌军已经撤退,你们还在用餐,应立即展开追击。

命令一下,大家立马站起来。第718团的团长尹保仁抱着机枪原地开火,王震见状又是一通严厉训斥。

尹保仁,你为何不带领队伍前去追击?

在环县战场上,发生了一场戏剧性的追击行动。纵队指挥官王震和团长尹保仁亲自率领部队,对溃逃的敌军展开追击。他们一路追赶超过100里,最终在洪德一带成功拦截了大部分逃亡的敌军,只有少数士兵侥幸逃脱。

王震率领的第359旅原本是从中原地区突围后撤回陕北的老部队。由于他们成功从中原突围,这支部队在西北野战兵团中赢得了“飞毛腿”的称号。

彭老总得知这次长途奔袭的行动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去年夏天,第359旅成功从中原突围,安全返回陕北,因此赢得了“飞毛腿”的美誉。在这次追击行动中,二纵继续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凭借步兵的速度竟然追上了敌军的骑兵,再次证明了“飞毛腿”称号的实至名归。

环县一战取得重大胜利,我军成功消灭敌军1100余人。

据敌整编第81师师长马惇靖事后回忆:

我们的部队在环县原本打算围剿敌军,但由于准备不足和指挥失误,反而被对方包围,陷入困境。在连续两天的激战中,士兵们连基本的食物供应都中断了。

老话说得好,军队没粮食就撑不下去。我们突围后四处找吃的,搞得一片混乱,老百姓看我们就像看到饿狼一样。这样失去民心,简直就是自己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西北野战兵团在与宁夏马家军的交战中成功扭转了此前的不利局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战斗不仅洗刷了以往的失败阴影,还显著提升了部队的士气。通过精心策划和有效执行,野战兵团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卓越的指挥能力,彻底改变了战局。这一胜利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整个战区的战略布局带来了积极影响。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