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干不掉中国,那就复刻一个中国,美国看上了这两个国家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4-29 03:05:38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大舞台上,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经济体量节节攀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让美国这个老牌霸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过去几年,美国使出了各种招数,从贸易战到技术封锁,想把中国按下去,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绝望之余,有专家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既然中美竞争如此剧烈,美国又不可能彻底打垮中国,那么复刻一个“中国”如何呢?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美国真的相中了两个目标,它们是谁呢?

«——【·美国的“复刻”焦虑·】——»

美国现在看中国,就像看一个曾经的小弟突然长成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对手,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以前美国觉得,只要自己挥挥制裁大棒,中国就会乖乖听话,可没想到中国不仅没趴下,反而越打越强。

如今,中国现在至少能做到一件事——在家门口没人敢随便动它。

南海填岛、东风导弹、航母下水,解放军近海防御能力让美军再也不能像1996年台海危机时那样耀武扬威。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搞了“大三线”建设,把重工业往内陆搬,真打起来,美国就算炸了沿海工厂,中国照样能靠纵深续命。

这套战略,让美国明白了一个道理:想靠军事威胁让中国屈服?门都没有。

经济上,中国更是一路狂飙,从“世界代工厂”变成了全球供应链的心脏。

2001年刚加入WTO时,中国还只能靠袜子、玩具换外汇,可到了2023年,中国出口的已经是高铁、无人机、电动汽车这些高端货。

美国搞关税战,中国不慌不忙,转头和东盟、非洲、拉美做生意,外贸额不降反升。

更让美国吐血的是,技术封锁越狠,中国自主突破越快——华为被禁芯片,转头就搞出麒麟9000S;波音不给技术,中国自己造C919大飞机。

美国发现,自己折腾了半天,中国不仅没垮,反而更独立了。

这下美国急了,既然硬的不行,那就玩阴的——你不是靠制造业和人口红利崛起的吗?那我就找个“替身”来替代你!

于是,美国智库开始琢磨:得找个国家,既能接住美国不想干的低端制造业(毕竟回流美国也没人愿意干),又得在中国周边,方便随时给中国添堵。

这个理想“替身”需满足几个条件:一是人口规模足够大,能提供廉价劳动力;二是地理位置靠近中国,便于战略牵制;三是政治立场上不排斥甚至愿意积极与美国合作。

按按照这个标准,美国扫了一圈亚洲地图,最后锁定了两位“天选之子”——印度和越南。

«——【·相中印度越南,使劲砸钱·】——»

美国挑上印度和越南,可不是随便抓壮丁,而是真金白银砸下去试过水的。

先说印度,美国人看它就跟看个"潜力股"似的——14亿人,满大街都是年轻劳动力,工资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理论上讲,这简直就是个"待开发的世界工厂2.0"。

莫迪政府也配合,整天嚷嚷"印度制造",把电子、汽车、制药等行业当成“宝贝”重点发展。

2023 年,印度吸引外资超过 800 亿美元,苹果公司也跑来凑热闹,已经把 7% 的 iPhone 产能搬到了泰米尔纳德邦,还野心勃勃地计划到 2025 年把这个比例提升到 25%。

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简直就是 “老天爷赏饭吃”,它扼守着印度洋航线,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和印度签署了《后勤交换备忘录》后,美军就像找到了 “免费旅馆”,可以共享印度的军事基地。

美国智库甚至直言,印度是 “唯一能在人口规模和市场潜力上与中国抗衡的国家”,要是印度能复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那亚洲的力量平衡可就要被彻底改写了,美国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越南这边倒是听话得多,毕竟跟中国在南海有梁子,美国稍微给点甜头就往上贴。

三星早把大半手机产能搬去越南,英特尔也在那儿建了全球最大芯片封测厂,搞得胡志明市周边工厂遍地开花。

美国一看有戏,赶紧给越南升级成"全面战略伙伴",军援巡逻艇,还手把手教越南海军怎么在南海搞事情。

但美国的 “投资” 可不只在硬件上,通过 “印太经济框架”,美国向越南开放数字贸易规则,还帮着越南建立半导体供应链;

又通过 “湄公河 - 美国伙伴关系” 投资基建,想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美国满心期待着,能把越南打造成一个政治上不反美、经济上依赖美国市场、安全上配合遏制中国的“迷你中国”。​

不过,美国这“选角”看似完美,实际上却是各怀心思。印度和越南真能如美国所愿,成为替代中国的存在吗?这恐怕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画虎不成,美算盘打歪·】——»

美国这套"复刻中国"的骚操作搞了几年,结果脸都快被打肿了。

先说印度,莫迪整天吹"印度世纪要来了",可现实是连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都修不利索。

美国想让它承接纺织业,结果印度工人效率太低,优衣库的订单转头又跑回中国;

想让它搞电子制造,结果苹果在印度产的iPhone15后盖良品率才50%,库克连夜把订单调回郑州富士康。

最打脸的是2023年印度突然对笔记本电脑加征关税,直接把戴尔、惠普吓跑。就这营商环境,华尔街日报都吐槽:"在印度做生意,子弹永远对着投资人脑门。"

越南也没好到哪儿去,表面看制造业红红火火,实际上就是个"中国零件组装站"。

越南纺织厂用的棉纱60%从中国进口,电子厂45%的零部件得靠深圳华强北发货,美国海关一查"越南制造"标签,底下十有八九藏着"MADE IN CHINA"的小字。

更绝的是越南电力系统,一到夏天就跟得了哮喘似的,工厂三天两头停电,逼得企业自建燃煤电站,结果又被欧美骂污染环境。

合着美国想要的是个"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完美替身?

反观中国,印度手机厂离不开中国芯片,越南电动车厂跪求广西的电池材料,就连美国自己都躲不开中国供应链——拜登吹上天的《芯片法案》砸了500亿,结果英特尔转头就在大连扩产。

最讽刺的是,就在美国忙着在亚洲"找替身"的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横扫东南亚,光伏板占领印度屋顶,连美国后院墨西哥的工厂都在用中国机床。

与其老想着给别人添堵,不如智库那帮专家先想想自家那36万亿巨债怎么还。

现如今看看,“复刻中国”当真是痴人说梦。

参考资料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