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156: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自由更是行动

永哥历史 2025-04-11 03:54:18

1、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伟大诗作包括《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他也以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出版自由》闻名于世,这是世界言论出版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2、在《论出版自由》中,他提出出版自由的两个经典观点:第一个是“观点的自由市场”,那就是让言论在这世界上自由流通,就像货物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优质的自然会被接受,劣质的自然会被淘汰;第二个是“真理的自我修正”,那就是,真理是在不同意见的交锋过程中浮现出来的,好的和真实的观点总会战胜谎言和欺骗。

3、弥尔顿主张公众具备自主阅读和判断能力,认为人们有权阅读任何书籍并自行辨别优劣。他承认劣质书籍存在负面影响,但坚信通过善恶对比,公众能更珍视善的价值,因此反对政府干预阅读选择,始终维护公众的阅读自由与判断权利。

4、自由言论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强烈愿望,不仅是权利问题,更关乎生存安全和文学主题。美国作家雷·布莱伯利的反乌托邦小说《华氏451度》以此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压制自由的未来世界,书籍被禁止,消防员负责焚书。主人公从执行焚书任务到觉醒,认识到这一行为的非正义性,经历了痛苦的自我启蒙过程。

5、其实,弥尔顿自己思考出版自由,并非出于对人类未来的忧虑,而是因为他在生活中遭遇不自由的事情,并对这些事情作出思考和行动的应对。出版自由在他那里,不只是一个想法或观念,而是一种社会行动和政治行为。

6、弥尔顿的三段婚姻都是老夫少妻模式,导致生活不和谐,促使他撰写关于离婚的小册子。1644年因发表这类内容被国会质询,他愤而发表《论出版自由》。虽然当时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少,但弥尔顿对自由的强烈感受和执着使他脱颖而出,将个人经历升华为对离婚自由、言论自由的普遍思考,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著作。

7、《论出版自由》是一部称颂自由的激情写作,其中许多名句都经常被人们引用。

“我们的信仰和知识,正和我们的肢体与面容一样,愈运动愈健康。真理在圣经中被比作一泓泉水,如果不常流动,就会干涸成为一个传统与形式的泥淖。”

“即使土地丧失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即使所有的东西都丧失了,但不可被征服的意志和勇气,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因盲目信仰所造成的铁轭印子恐怕会长久留存在我们的颈子上。”

“因为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菁华保存起来。”

“杀人只是杀死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一个上帝的雕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理性本身,破坏瞳仁中的上帝圣像。”

“让我有自由来认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让她(自由)和虚伪交手吧。谁又看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她的驳斥就是最好的和最可靠的压制……”

8、弥尔顿因其对自由的坚定信念被视为开放社会的重要构建者,这一声誉主要源于他的著作《论出版自由》。英国政治家和社会主义者拉斯基高度评价该书,认为在人类历史上,表达自由热忱的文献中很少有比《论出版自由》更高贵的作品。

9、弥尔顿主张自由言论不应受世俗束缚或权力控制,认为自由言论与人的灵魂和良心自由密切相关。《论出版自由》作为自由主义革命的经典文献,其地位不可动摇,因为它将宽容的理念从宗教领域扩展到世俗领域,其中出版自由是最重要的世俗自由之一。

10、美国法学教授史蒂文·海曼在《自由言论与人的尊严》中引用康德的观点,强调人应作为目的而非手段,要求的是对他人的尊重,这种尊重既适用于道德也适用于法律领域。法律上表现为尊重他人权利的义务,故意侵权即否定他人作为应受尊重个体的地位。因此,所有基本权利都包含尊严层面,言论自由也不例外。

11、在美国,弥尔顿享有崇高声望。纽约公共图书馆主阅览室入口处引用了他的名言"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蕴含着超越生命的生命",这句话出自《论出版自由》。美国最高法院在解释宪法第一修正案时多次引用该书,共有四个案例直接援引弥尔顿的观点,用以支持广泛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

12、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与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在反对书报审查、主张出版自由方面立场一致。马克思强烈批判普鲁士的书报审查制度,认为其破坏法律平等和团结,是特权而非法律。他强调言论自由和自由出版物对人民精神的重要性,视其为人民自我认识和联系的纽带,是人民精神的喉舌和镜子。马克思认为自由出版物能促进人民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性。

13、弥尔顿强调的是个人自由,而马克思强调的是人民的自由,虽然着眼点不同,但对他们来说,自由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无论以什么理由或借口剥夺人的自由,都是不正义、不道德和非常邪恶的。

14、弥尔顿在当代世界的崇高声誉主要源于他捍卫自由的勇气,而在中国,他更多以伟大诗人和文学家的身份被知晓。中国在引进奥威尔、赫胥黎和昆德拉等作家时,也常淡化其作品中的政治内容,突出其文学性。

15、弥尔顿作为共和主义者,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特别是出版审查和管制。1644年,英国内战期间,他发表了《论出版自由》,反对议会颁布的"印刷管理条例",该条例要求出版前必须获得政府许可证。尽管弥尔顿支持长老会,但他反对这一限制出版自由的法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