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靠的是硬骨头精神

身边事续续谈 2025-04-20 09:57:17
最近,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美国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涉及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等关键产业。但中国的反击干脆利落——对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并加速核心技术攻关。这场较量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大国崛起,光有经济科技还不够,更要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骨头精神。 一、历史明鉴:没有斗争,何谈崛起?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近代以来的每一次崛起节点,都伴随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第三章中指出:"中国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其独特的民族韧性密不可分。"1950年抗美援朝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却敢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正面交锋,最终迫使对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尊严不是求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二、科学家精神:突破封锁,自立自强美国对华科技打压早有先例。1955年,钱学森回国时被美方非法扣押15天,历经波折才踏上归途。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人以为扣住我的笔记本就能阻止中国发展导弹,他们错了。知识在我脑子里,谁也拿不走。"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国在苏联撤走专家、西方技术封锁的困境下,仅用10年就成功试爆原子弹。如今历史重演:华为被断供芯片后,2023年自研的麒麟9000S芯片横空出世;大疆被列入实体清单,却仍保持全球无人机市场78%的份额(据Drone Industry Insights 2024报告)。这些事实印证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 三、国家韧性:危中寻机,逆势而上贸易战不仅是经济较量,更是意志比拼。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平均税率达19.3%,但中国外贸规模却从4.62万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6.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经济学人》2023年12月刊特别报道指出:"中国经济的适应性令人惊讶,当传统出口受阻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迅速补位,2023年出口增长近30%。"这种在压力下主动转型的能力,正是大国崛起的深层密码。 结语:以斗争求发展,则发展存历史从不眷顾畏缩者。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中国的发展历程印证了毛泽东那句名言:"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面对遏制打压,我们既要保持开放合作的胸怀,更要锤炼"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因为真正的崛起,从来都是在风雨中淬炼而成的。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年度报告、Drone Industry Insights市场调研、《经济学人》2023年12月刊专题报道) 全文至此已结束,在此感谢您的阅读。倘若您喜欢,烦请点个赞哟[看]
0 阅读:0

身边事续续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