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刚刚问世的时候,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言:
启动需要烧48小时开水、动力落后,甚至调侃“战争结束还没出港”。
无一例外都是在说辽宁舰的诸多不足。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辽宁舰的动力系统,用的是4台TV-12蒸汽轮机搭配8座增压锅炉。
这蒸汽轮机,很多人一听名字,脑海里可能就浮现出那种老掉牙的蒸汽火车形象,觉得都啥年代了,航母还用这么“古老”的技术。

但可别小瞧了它,辽宁舰靠着这一套动力系统,能输出将近20万马力的功率呢。
这20万马力是啥概念?打个比方,一辆普通家用轿车就算有150马力,那辽宁舰的动力就相当于1300多辆家用轿车同时发力,这力量够惊人了吧。

而且,辽宁舰靠着这动力,最高航速能超过30节,换算成我们熟悉的速度单位,差不多每小时能跑55公里左右。
要知道,在全球现役的常规动力航母里,辽宁舰这动力输出和航速,妥妥的第一梯队水平。

辽宁舰前身是苏联的“瓦良格”号,当时在乌克兰造船厂建造时就完成了68%。
后来到了咱中国,工程师们可是花了8年时间,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各种适应性改造,这才有了现在的辽宁舰。

说到启动要烧48小时开水,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蒸汽轮机启动可不是像咱家里打开煤气灶烧水那么简单。
首先,辽宁舰用的重油,常温下跟沥青似的,得先让他熔化流动起来,这一步就得用好几个小时。

接着,8座锅炉开始工作,每座锅炉要把60吨水加热到400℃,形成12兆帕的高压蒸汽,这么多锅炉一起工作,全部完成差不多得10多个小时。
然后,蒸汽要通过数十公里长的蒸汽管道输送,在这个过程中,管道还得慢慢升压,防止热胀冷缩把管道弄破裂了,这又得花上好几个小时。

最后,蒸汽驱动轮机开始运转后,还得反复调试,确保各个部件运行状态稳定。这么一整套流程下来,冷启动确实可能要接近48小时。
但大家要知道,这种冷启动的情况,只有在航母大修后第一次启动时才会出现,属于很极端的情况了。辽宁舰服役到现在这10多年里,也就经历过3次这种情况。

平常辽宁舰在港口停泊的时候,锅炉都是保持“暖机”状态的,就好比汽车发动机没完全熄火,随时能开动。
在这种状态下,辽宁舰1-2小时就能完成出港准备,跟核动力航母暖启动4小时相比,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再说说48小时启动时间在实战里的影响。航母可不是单枪匹马作战的,它得带着一群“小弟”组成编队。
作战前要集结编队里的各种舰艇,给航母补充弹药、给舰载机调配物资等等,这些准备工作通常都得花上好几天时间。

美国航母打击群部署前,准备时间都得7-10天呢。所以,辽宁舰这48小时的启动时间,完全能纳入作战计划里去。
要是敌人的舰队都已经打到港口边了,那说明本土的防御体系早就出大问题了,这时候不管啥动力的航母,都很难扭转战局。

实际上,辽宁舰更多时候是在海上处于待机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它一般会在距离海岸500公里左右的海域巡航,这时候锅炉保持低功率运行,一旦有情况,1小时内就能加速到30节的高航速,快速奔赴作战区域。

在这种“热机待命”模式下,辽宁舰的反应速度,和核动力航母没啥本质区别。
而且,就算是以48小时来看,启动时间长也不是只有我国的辽宁舰。

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和辽宁舰是同类型的动力系统,它冷启动也得几十个小时。
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用的是英国“无敌级”航母的燃气轮机,虽说冷启动只要2小时,但这动力系统不靠谱,功率不足,油耗还高,故障风险也大。

美国的“尼米兹”级核航母,虽说不用烧油,但它的核反应堆启动就得10小时,暖启动也得4小时呢,而且维护复杂且成本高昂。
这么一对比,辽宁舰的蒸汽动力系统,稳定性方面还挺不错。

而且辽宁舰的动力舱里,有许多专业技师,就算航行过程中,有地方出了问题,也能及时解决,不影响航母正常运行。
那和其他动力技术比起来呢?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用的是2台MT30燃气轮机,启动确实快,只要30分钟。
可它也有大毛病,总功率才14万马力,最高航速只有26节,连航母30节的标准航速都达不到。可靠性也不行,第一次下海时出了不少毛病,甚至大部分的水密舱门都有问题。

还有就是核动力航母,像美国的“福特”号,优势是续航能力理论上无限,能搭载更多舰载机。
但它造价贵得离谱,“福特”号造价130亿美元,差不多是辽宁舰的4、5倍。核反应堆每25年就得换料大修,一修就得5-7年,这期间航母完全没法用。

美国的“华盛顿”号2017年开始换料大修,一直到2023年才重新服役。
技术风险也高,法国的“戴高乐”号用的是核潜艇反应堆,功率不够,航速只有27节,还多次出现螺旋桨断裂、核泄漏警报这些事故。

辽宁舰作为咱们国家的第一艘航母,更大的意义是为我们未来研发航母提供更好的启发。
有了辽宁舰的经验,山东舰实现了动力系统的完全国产化,福建舰更是搭载了电磁弹射等先进技术,这一步步走来,就是咱们国家航母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发展过程。

辽宁舰的意义可大了,它就像中国航母的“黄埔军校”。
截止到2023年,咱们国家培养的歼-15舰载机飞行员,很多都是在辽宁舰上培养出来的。

航母编队的指挥体系,也是在辽宁舰上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咱们中国海军的作战体系。
在近海防御作战方面,辽宁舰作用也很关键。在第一岛链防御作战中,辽宁舰可以和岸基预警机、反舰导弹一起,构建区域拒止体系。

所以啊,辽宁舰的动力系统,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咱们国家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最优选择,根本不是所谓的“全球最落后”。
它那20万马力的动力,30节以上的航速,完全能满足日常战备和区域作战需求。

随着福建舰的投入使用,咱们国家航母正从“蒸汽时代”大步迈向“电磁时代”,未来核动力航母也在稳步研发中,中国海军的未来充满希望。
辽宁舰作为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开篇之作,它的意义不是要和全球最强航母比高低,而是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开启了中国海军驶向深蓝的伟大征程。
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最宝贵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