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征
2025年4月23日,中国商务部回应了记者对欧盟于日内瓦时间4月22日已就其诉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争端案(DS611)的专家组裁决提起上诉(MPIA)的提问。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方高兴地看到,世贸组织专家组支持中方主张。中方已收到欧方上诉请求,将按照MPIA相关规则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我想指出,MPIA作为世贸成员维护争端解决机制运转的机制性安排,有利于维持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中方将与其他MPIA参加方一道,共同推动MPIA有效实施,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此前一天,欧盟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欧盟上诉小组关于世贸组织与中国的禁诉禁令争端的报告》。
欧盟首先就专家组报告中有利于欧盟投诉的进行了描述,例如WTO支持欧盟提出的中国制定限制知识产权的政策,包括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方针开始,并由其他部门通过多项法院判决实施。此外,中国还需向欧盟和其他世贸阻止成员传输有关知识产权事务的信息(包括法院判决)来提高透明度。
但是欧盟也不得不承认,此次向WTO寻求在知识产权上的争端解决最终还是失败了。WTO专家小组并未遵循欧盟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协定的解释,即要求中国避免采取或维持破坏其他WTO成员在其司法管辖区实施该协定的措施。反而是专家组称,TRIPS协定并未规定WTO成员有义务避免采取阻止其他WTO成员在其领土上实施该协定的措施。
因此,欧盟此次上诉主要针对后一项裁决。并预计该上诉结果于2025年7月下旬公布。
在介绍有关投诉背景时,欧盟闭口不谈DS611涉及的禁诉令问题,反而是大部分篇幅提到了另外一项投诉DS632,也就是指责中国法院在未经专利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为标准必要专利设定全球专利使用费。
然而,无论是哪一个投诉,中国都不是始作俑者,反而是像英国法院等欧洲法院,更多、也是更早的使用相关措施来解决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问题。
因此,可以预见,欧盟的这些投诉,即使未来上诉,结果也很难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欧盟上诉是通过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协议 (MPIA)的方式提起的。
何为MPIA?
为什么WTO没有正式的上诉机构,反而欧盟要寻求一个临时上诉仲裁?
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在影响着WTO的组织机构运转。2018年10月,美国阻止了新的上诉机构成员的任命,导致该机构只剩下3名成员。在任期结束时,上诉机构因其规则下缺乏法定人数而失去职能。美国对任命的封锁仍然存在,上诉机构至今仍无法运作。
背后原因就是美国声称上诉机构不公平,不支持美国或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利益。
于是,为了保持基于规则的贸易制度的有效性,并让成员继续获得独立的上诉程序以解决争端,16个WTO成员于2020年3月设立了单独的贸易争端上诉制度。2020年4月30日,由 47 个世贸组织成员组成的小组通知组织,将创建新的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或 MPIA),并打算利用该机制来仲裁彼此之间的任何世贸组织争议,否则这些争议将上诉至非功能性的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因此MPIA是解决成员在没有运作和人员配备的WTO上诉机构的情况下上诉的WTO争议的替代系统。
世贸组织成员可以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谅解》第25条使用《多边争端解决协定》作为争端解决的替代机制。也就是说,只要WTO上诉机构不运作,MPIA就可能一直存在,对于参与其中的成员之间的争议,MPIA可以作为WTO上诉机构僵局的临时解决方案。
目前WTO成员的MPIA的缔约方包括: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冰岛、尼加拉瓜 、瑞士、贝宁、哥斯达黎加、日本、挪威、乌克兰、巴西、厄瓜多尔、中国澳门、巴基斯坦、乌拉圭、加拿大、欧盟、墨西哥、秘鲁、中国、危地马拉、黑山、菲律宾、智利、中国香港、新西兰、新加坡。
附录:DS611案件进展
磋商
-磋商请求:2022年2月22日
专家组会议记录
-小组请求:2022年12月27日
-专家组成立时间:2023年1月27日
-小组组成:2023年3月28日
-欧盟首次书面提交:2023年6月8日
-欧盟在听证会上的开场白:2023年10月31日
-欧盟听证会闭幕词:2023年11月1日
-欧盟对小组提问的答复:2023年11月20日
-欧盟第二次书面提交:2024年1月15日
-欧盟听证会开幕词和闭幕词:2024年3月5-6日
-欧盟对专家组问题的答复:2024年3月25日
-欧盟对专家组报告提出上诉: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