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4-16 03:18:04

节选代表性制诰)崔●礼可郑州刺史制

皇帝敕令:我读《诗经》读到《羔裘》《缁衣》等篇章时,常常反复沉吟,因为这些诗彰显了治国者褒奖贤善的功德,也让我思念那些舍命不渝的君子。春秋时期,郑国多良士,所以子大叔执政能消弭盗匪之气,颍考叔的言论能激发孝子之心。山川在地,日月在天,古今虽异,政通人和的关键在于人才。文林郎、守相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崔●礼,秉持节气,才学兼备,感慨风云,号为奇士。史传称他磊落有大志,通晓兵略,历任大郡,政绩优良。我虽早有耳闻,却未详考其实。侍中●正(疑为官员名)以考科第一上书,若无升迁,何以奖励贤能?因信任臣下,故任命公允。张正甫

郑州近接京畿,善恶之事每日可闻,你应如《鸡鸣》诗中所言勤勉自励,顺应天时治理,与我共同理政,不负所知。可任使持节郑州刺史,其余官衔如故。

元佑可洋州刺史制

皇帝敕令:风俗的厚薄,取决于长官的倡导。听闻元佑以科举甲科任校书郎,颇有声誉。前朝因先臣不幸被贬,自我隐匿十余年,为何如此自抑?自从入朝任职,仁声益显,不沾染世俗尘埃,谋略深远。洋州为近郡,其治理好坏足以影响京师,望你以慈惠祥和之道治理,这是我对你的期望。可任使持节洋州刺史。

创作时间分析1. 整体时间范围

《元氏长庆集》为元稹文集,“长庆” 是唐穆宗年号(821—824),文集收录其长庆年间及此前的作品。制诰作为官方文书,创作时间需结合元稹仕历与文中史实:

元稹于长庆元年(821)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制诰,此类文书多作于此时。文中提及 “司空度”(裴度,821 年任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唐代方镇,中唐常设)等,均符合长庆时期政治背景。

2. 具体篇目线索《崔●礼可郑州刺史制》:文中 “侍中●正” 疑为侍中张正甫(元稹友人,长庆年间任职),结合 “考课第一” 的官场惯例,当作于长庆年间地方官考课周期内(唐代考课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陈諌可循州刺史制》:陈諌为 “王叔文党”,永贞革新(805)后被贬,文中称其 “自理临封,寻彰美化”,被贬后重新起用为刺史,当在长庆年间朝廷对旧党有所赦免之时(如穆宗即位后放宽党争政策)。《王进岌可冀州刺史制》:提及 “元从奉天定难功臣”,指安史之乱后随皇帝平定叛乱的功臣,冀州为河北重镇,任命功臣子弟为刺史,符合中唐藩镇政策,时间在长庆年间河北局势相对稳定时。

3. 特殊时间点辨析部分制诰涉及官员 “以疾罢去”“坐党被贬后复职”(如骆怡复职制),反映长庆时期官场动态:穆宗继位后,对元和后期的贬谪官员有所起用,形成 “省宥频仍” 的局面。文中 “近俗偷末,倒置是非,省寺以地望自高,郡县以势卑自劣” 等表述,暗指中唐以来中央与地方官制的矛盾,正是元稹在长庆年间改革官制的背景性言论。

结论

这批制诰均为元稹在 ** 长庆元年至四年(821—824)** 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期间所作,内容涵盖刺史、县令、京官等任命,既反映了穆宗朝 “选贤任能” 的吏治需求,也体现了中唐政治、军事、社会的复杂面貌。具体到单篇,可通过文中人物官职(如裴度任司空在 821 年)、事件(如赦免旧党)进一步缩小时间范围至长庆中期(822—8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