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内耗型"人格的出路,是"讨伐型"人格

青柠的异想记 2025-04-09 23:13:04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别人一句话,你能琢磨一整天;明明不是你的错,却总在自我反省;害怕冲突,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敢表达不满。

经常陷入"如果我当时那样说就好了"的后悔中……

如果你符合以上几点,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内耗型"人格。

习惯自我攻击,过度反思,把情绪都消耗在自己身上。

这类人想要活得轻松,往往需要向"讨伐型"人格靠拢。

当然,不是让你变得咄咄逼人,而是学会向外释放攻击性,把本该属于别人的责任还回去。

比如,吵架的时候别人说,你脾气太差了,要改改。

你不要开始内耗:“我脾气很差?我脾气差?我脾气真的很差吗?我要怎么改呀?”

你应该平静并且第一时间回答:“你脾气好,多忍忍。”

今天就来说说,"内耗型"人格,怎么变成让"讨伐型"人格。

1、什么是"内耗型"人格?

先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内耗型人格”,"内耗型"人格的核心特点是:

过度自省:遇到问题先想"是不是我的错?"

害怕冲突: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表达不满;

情绪压抑:愤怒不敢发,委屈不敢说,最后变成自我攻击。

内耗型人格的形成,往往和童年经历有关。比如父母要求严格,犯错就会被严厉批评;长期被忽视,只有"乖"才能得到关注。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成长环境中,从来不被允许表达愤怒,不管什么情绪都憋在心里。

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把攻击性转向自己。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女主角米琪在丈夫出gui后,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我不够漂亮?不够有趣?"

这就是典型的"内耗型"思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但丈夫出gui跟她有什么关系呢?这只能说明他丈夫是个渣男,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尼采曾说,过度自省是聪明人的诅咒,请各位“内耗型”人格记住,过过度自省。

2、什么是"讨伐型"特质?

"讨伐型"人格的特点,是很多“内耗型”人格最需要的,比如:

敢于表达不满,不害怕冲突;不会过度反思,而是更关注"对方的问题";情绪外放,不让自己憋出内伤。

《甄嬛传》里的华妃和安陵容就是鲜明对比。

华妃就是讨伐型,不爽就骂,想要就争,虽然结局不好,但至少活得痛快。

安陵容典型的内耗型,处处忍让,自我怀疑,最后把自己逼到崩溃。自己憋屈,网友也看的憋屈。

3、如何从"内耗型"变成"讨伐型"?

①练习表达愤怒,而不是压抑它

朋友们记住,愤怒是正常的情绪,你不需要压抑,你可以表达出来,这是正常且合理的。

从小事开始,比如服务员上错菜,别再和之前一样说算了,不要害怕冲突,你可以礼貌但坚定地要求更换。

同事推卸责任,直接说:"这部分应该是你的工作。"

建议大家使用"非暴力沟通"公式:

"你的行为(具体事实) + 我的感受 + 我的需求"

例如:"你刚才打断我(事实),让我觉得不被尊重(感受),希望你能等我说完(需求)。"

②区分"该谁负责"

内耗型人格总把别人的问题扛在自己身上。

在一件事情发生后,问自己:"这件事,我的责任占多少?对方的责任占多少?"如果不是你的错,坚决不接锅。

举个简单的例子,朋友跟你抱怨:"你最近怎么都不找我?"

内耗型回应:"对不起,是我太忙了……"

健康回应:"你也没找我啊,如果你想聊天,可以主动约我。"

③培养"关我屁事"心态

别人对你的评价,未必是事实,别人的情绪,未必是你的责任,每个人都是自己情绪的负责人,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所以记住八字箴言:关你屁事,管我屁事。

④警惕极端:别从"内耗"变成"攻击"

"讨伐型"人格的终极目标不是变成刺猬,而是学会保护自己。

健康的"讨伐":有底线,但不恶意攻击;极端的"讨伐":充满敌意,看谁都不顺眼。

所以,对值得的人温柔,对不值得的人强硬,该忍时忍,该狠时狠。你要让自己变成温柔的,但不是人人拿捏的。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当你学会"讨伐"该讨伐的,才能把温柔留给值得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0 阅读:0

青柠的异想记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解决亲密关系、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