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白天什么都没做,却觉得特别累。
睡前反复回想某句话、某个场景,越想越焦虑。
明明事情还没发生,脑子里已经预演了最坏的结果。
这些看似无害的“胡思乱想”,正在悄悄掏空你的精神力。
就像《哈利·波特》里的摄魂怪,它不直接伤害你,却会吸走你所有的快乐和能量。
胡思乱想,就是现实中的“精神摄魂怪”。
1、胡思乱想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① 消耗认知资源,降低效率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认知负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脑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你把精力都用在“乱想”上,真正要做的事情反而会注意力涣散。
比如明天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今天晚上要好好休息。有些人是洗漱上床,准备美美睡一觉。
但一躺到床上,开始了胡思乱想:明天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吧?发生意外了该怎么办?明天天气好吗?明天我穿那个衣服合适吗?要搭配什么颜色的鞋子……
结果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担忧,也越来越睡不着。结果到最后,第二天到正事上无精打采的。
这就是想的太多,把精力都用到胡思乱想上,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反而没精神了。
② 引发慢性焦虑,甚至抑郁
长期沉浸在负面幻想中,身体会持续分泌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导致失眠、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焦虑症或抑郁症。
比如很多人开车,会想自己出车祸该怎么办?车祸该怎么处理?
看到一个坑,会想自己会不会掉进,看到油锅,会怕自己掉进油锅了。说白了,就是想一些有的没得事情,给自己知道焦虑。
③ 影响人际关系,制造矛盾
比如,你因为朋友没及时回消息,脑补出“TA故意冷落我”,结果冲动质问对方,反而破坏了关系。
胡思乱想不会改变现实,但它会让你活得更累。
2、如何停止胡思乱想?
① 设置“担忧时间”
一下子不胡思乱想,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你可以每天固定15分钟,专门用来“胡思乱想”(比如下午5点)。
其他时间一旦开始乱想,就告诉自己:“现在不是担忧时间,到点再想。”
这样你就会发现,到了“担忧时间”,很多问题已经不值得纠结了。
② 用“现实检验”打破幻想
意识到自己又胡思乱想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担忧发生的概率有多大?”(用数据说话,比如“老板开除我的概率不到1%”)
“即使发生,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往往发现也能承受)
“我现在能做什么?”(把焦虑转化为行动)
③ 物理阻断法
可以在手腕戴橡皮筋,一陷入胡思乱想就轻弹一下,疼痛感会打断思维循环。
或者在心里默念“停!”或“够了!”,强行终止负面联想。
我们每多一分钟沉浸在胡思乱想中,就少一分钟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所以,停止胡思乱想吧。
这个世界从不折磨人,折磨人的永远是自己头脑里的故事。
当你停止喂养胡思乱想,精神力自然会回流,生活也会变得清晰而有力。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