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2东汉纪•43/59孝献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10 04:05:19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汉末三国时曹魏名臣!两次出使说服马腾.归顺曹操会击高幹;平定河东封武始亭侯

简释:孝献皇帝

公元211年,辛卯,孝献皇帝建安十六年,春季正月,曹操任命自己的儿子曹丕为五宫中郎将,担任丞相副。

三月,派遣钟繇攻击张鲁。

马超、韩遂等反叛。秋季,曹操讨伐并击破了他们。

当初,曹操派遣钟繇去讨伐张鲁,同时让夏侯渊等人从河东出兵,与钟繇会师。关中的各位将领对此产生了怀疑,马超、韩遂等十路人马都起兵反叛,兵力达十万之众,驻扎在潼关。这年秋天,曹操亲自率军打败了他们,韩遂、马超逃奔到凉州。曹操追击到安定后就返回了。众将领问道:“起初,贼军把守潼关,渭水北面的道路没有设防,您不从小路从河东攻打冯翊,反而让贼军得以守住潼关,拖延了好多天以后才北渡黄河,这是为什么呢?”曹操说:“如果我进入河东,贼军必定会调兵把守各个渡口,那么西河就无法渡过了。所以我才以大量兵力进逼潼关,让贼军把全部兵力都调往南面防守,这样西河的守备就空虚了,因此我才能顺利夺取西河地区。然后带领军队北渡黄河,贼军就无法和我争夺了。我用车辆相连,树立栅栏,修建成通道向南进军,既造成了不会被战胜的态势,同时又向贼军示弱。渡过渭水后修筑坚固的营垒,贼军来进攻也坚守不出战,用这种办法来使他们骄傲轻敌。所以贼军不修筑营垒却请求割让土地。我顺着他们的意思答应了,让他们放松防备,接着积蓄士兵的力量,一旦发动攻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用兵的变化,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啊。”于是曹操留下夏侯渊驻扎在长安,任命张既为京兆尹。张既招募安抚流亡的百姓,让县城得以恢复和发展。

待续.简释45/59孝献皇帝

夏侯渊:称白地将军.字妙才.沛国谯人;东汉末年名将!博昌亭侯.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袭战死.谥曰愍侯

【考注】

①、夏侯渊:又称白地将军,字妙才,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擅长千里奔袭作战。早年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时为曹操督运粮草。建安十六年,留守长安时击败了刘雄,又破云县,平定关中,因此被封博昌亭侯。其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公元219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而战死,谥曰愍侯。

②、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今陕西西安市高陵区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钟繇派遣张既前去游说马腾等人联合攻击高幹、郭援,张既为马腾陈言利害,马腾等答应,并派马超带一万多人与钟繇共同进军。其后高幹据并州反,河内张晟带一万余人,寇崤、渑间,河东卫固、弘农张琰各起兵响应。曹操又让张既为议郎,做钟繇参军,再次到西凉召集马腾等,会击张晟等,卫固、张琰临阵授首,高幹逃亡荆州。张既两次出使,说服马腾,归顺曹操,会击高幹等,基本平定了河东,因此被封武始亭侯。公元223年去世。

原文:孝献皇帝

辛卯,十六年,春正月,曹操以其子丕为五宫中郎将,为丞相副。

三月,遣钟繇击张鲁。

马超、韩遂等反。秋,曹操击破之。

初,操遣钟繇讨张鲁,而使夏侯渊等出河东,与繇会。关中诸将定疑之,马超、韩遂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秋,操自将击破之,遂、超奔凉州。操追至安定而还。诸将问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操曰:“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使贼悉众南守,而西河之备虚,故吾得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使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乃留夏侯渊屯长安。以张既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

待续.原文44/59孝献皇帝

0 阅读:0

快乐开心正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