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3后汉纪.附魏吴二僭国•3/6昭烈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16 13:20:41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东汉经学家.其父赵畅经学博士;汉桓帝历任敦煌太守.东海相.议郎;曹丕时出使魏国

简释:昭烈皇帝

冬季十月,孙权派遣使者前往魏国。

东吴派遣中大夫赵咨到魏国去致谢。魏文帝曹丕问道:“吴王是怎样的一位君主呢?”赵咨回答说:“是个聪明、仁爱、智慧、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曹丕问具体表现,赵咨回答说:“从普通人中接纳鲁肃,这是他的聪慧;在军队士兵中提拔吕蒙,这是他的明智;俘获了于禁却不杀害,这是他的仁爱;夺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这是他的智慧;占据荆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虎视着西边,这是他的雄豪;委屈自身向陛下称臣,这是他的谋略。”曹丕说:“吴王很懂学问吗?”赵咨回答说:“吴王任用贤能之人,志在治理国家,虽然有空闲时间,也会广泛阅读经典和史书;但并不像书生那样只专注于寻章摘句罢了。”曹丕问:“东吴可以征伐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征伐的军队,小国有坚固的防御。”曹丕问:“东吴惧怕魏国吗?”赵咨回答说:“我们有百万军队,长江、汉水就是护城河,有什么可惧怕的!”曹丕问:“东吴像大夫你这样的人有多少呢?”赵咨回答说:“聪明出众、才能超群的,有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人,用车装、用斗量,数都数不完。”

孙权封立儿子孙登为太子。

吴王孙权为太子孙登精心挑选老师和朋友,让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张昭的儿子张休、顾雍的儿子顾谭、陈武的儿子陈表担任中庶子,他们进宫就给太子讲解《诗经》《尚书》等经典,出宫就陪伴太子骑马射箭,孙权用对待普通百姓朋友的礼节对待他们,称他们为“四友” 。

待续.简释4/ 6昭烈皇帝

诸葛恪:字元逊.琅邪阳都人.诸葛亮之侄.诸葛瑾长子,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任大将军.托孤大臣之首.封太傅

【考注】

①、赵咨:东汉桓帝朝敦煌太守!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今河南滑县人;东汉经学家。其父赵畅,为经学博士。赵咨少年时期成了孤儿,很贫穷,因为孝行闻名乡里。汉桓帝延熹元年即公元158年被荐为博士。后历任敦煌太守、东海相、议郎等职。曹丕自称魏王后,赵咨曾奉命出使魏国。

②、诸葛恪:字元逊,公元203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后因轻敌,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公元253年,诸葛恪被孙峻谋害,时年51岁。

张休:彭城人.字叔嗣“三国时东吴重臣张昭之子.著名文人;与诸葛恪.顾谭.陈表当太子孙登的僚友.右弼都尉

③、张休:籍贯彭城,字叔嗣,三国时东吴重臣张昭之子,公元205年出生,著名文人。张休与诸葛恪、顾谭和陈表当太子孙登的僚友,以《汉书》教授,为右弼都尉。孙权当时时常狩猎,每每到黄昏才回来,张休上疏劝谏。孙登死后,当侍中,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扬武将军。后来被鲁王孙霸的党羽诬陷,流放至交州。中书令孙弘诬陷张休,公元245年朝廷赐死张休,终年41岁。

顾雍:字元叹.三国吴国丞相.重臣.政治家;尚书令.阳遂乡侯.丞相.平尚书事.封醴陵侯.“魏晋八君子”.谥肃侯

④、顾雍:字元叹,公元168年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三国时吴国丞相、重臣、政治家。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谥肃侯。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即公元225年迁太常,同年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即公元243年去世,享年76岁。陈寿评价:“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荣位。”

顾谭,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东吴文官.官至太常;顾邵之孙.顾雍之子;与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

⑤、顾谭,字子默,三国时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东吴文官,官至太常。顾邵之孙,顾雍之子。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赤乌年间,顾谭替代诸葛恪为左节度,仅用心算就能账簿中的错误。孙权很欣赏顾谭的才能,多次召见和赏赐他。祖父顾雍去世几个月后,顾谭被任为太常,接替顾雍兼理尚书事。后来在全琮父子的构陷下,顾谭被流放到交州。顾谭流放仅仅两年,就在交阯去世,时年42岁。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猛将;因战功封别部司马.偏将军;屡建战功.仁厚好施

⑥、陈武:字子烈,公元178年出生于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后来在孙权部下任职。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陈武又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在合肥战役中,张辽奇袭孙权,陈武战死,终年38岁,孙权对此十分哀痛。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⑦、陈表:字文奥,庐江人,今潜山人,毗陵屯田区最高军政领导者。陈表是孙吴开国将领陈武的儿子,因品行很好,受到孙权的赏识。公元221年,孙权为太子选了四位老师,陈表便是其中之一。后来陈表因父亲战死沙场,便请求任用自己作将领。后来被升任为无难右都督,封为都亭侯。公元234年,陈表兼任新安都尉,坚决推辞封赏。陈表任职三年,广泛招降纳叛,并击败旁郡的作乱,因功升为偏将军,进封都乡侯。后因病逝世,享年34岁。

陈表:字文奥.庐江今潜山人.孙吴开国将领陈武之子.太子孙登四友;任无难右都督.封都亭侯.偏将军.都乡侯

原文:昭烈皇帝

冬十月,孙权遣使如魏。

吴遣中大夫赵咨入谢于魏。魏主丕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魏主问其状,对曰:“纳鲁肃于凡品,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明也;获于禁而不害,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智也;据有三州虎视西方,雄也;屈身于陛下,略也。”丕曰:“颇知学乎?”对曰:“吴王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经史;然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曰:“吴可征不?”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曰:“吴难魏乎:”对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对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孙权立子登为太子。

吴王权为登妙选师友,以诸葛瑾子恪、张昭子休、顾雍子谭、陈武子表为中庶子,入讲诗、书,出从骑射,待以布衣之礼,谓之“四友”。

待续.原文4/6昭烈皇帝

0 阅读:0

快乐开心正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