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那会儿,西方各国因为工业革命变得越来越厉害,可咱们中国呢,却走了个不一样的路,选择了“关起门来过日子”,“自己跟自己玩”。
所以,中国跟西方好多国家不一样,没搞海外殖民地那一套,反倒是被别人给殖民了。
肯定地说,按照咱们中华民族一贯的外交作风,就算真有这样的时机摆在眼前,热爱和平的我们,是绝对不会去占领或者殖民其他国家的。
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没走对外殖民这条路,但说实话,世界上还真有那么几个国家,是中国人建立起来的,而且官方语言用的还是汉语。
这个国家其实是由清朝时期天地会的成员逃到海外后建立起来的,名叫“兰芳共和国”。它的地盘比两个日本加起来还要宽广,而且到现在为止,那里还有人讲着汉语呢。
【天地会运动】
在说这个国家的事儿之前,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个事儿,那就是清朝时候流行的一个民间秘密团体,叫天地会。
这个团体因为尊天为爹、敬地为娘而得名,所以大家都叫它天地会,也有人叫它洪门或者洪帮。
现在有不少人老把天地会和太平天国当成一回事,但它们其实不是一码事。天地会呢,是清朝末年的一个民间小团体,除了想要“反清复明”那点事儿,主要就是大家凑一块儿过日子,图个伴儿。
但由于像天地会这样的民间秘密社团的出现,为太平天国运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借鉴,并且成为了其主要的力量来源。
太平天国闹剧收场,天地会也遭到严打,他们的人马就分成了三拨逃跑。
一开始,有部分人逃到了四川、云南这些地方,后来他们慢慢发展成了非常有名气的“哥老会”。
第二部分说的是,他们从广州、上海这些对外通商的地方出发去国外,到了国外后,还建立了洪门、洪帮这些组织。
现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里,讲的那个年代的唐人街大佬,其实多半都跟洪门有着扯不断的关系。
得说说的是,辛亥革命那会儿,这批天地会的兄弟们不光出了大钱支持,还直接派了不少人上战场打仗。这说明啊,他们反抗清朝的决心,一直都很坚定,从没动摇过。
最后那拨人,说白了就是罗芳伯带着的天地会兄弟们,他们心里盼着能跑到南洋去,找个活路。
关键的是,那时候南洋正掀起一股淘金浪潮,罗芳伯他们一边寻求逃生之路,一边心里也盼着能在南洋的淘金热潮中大赚一笔。
【兰芳共和国】
罗芳伯到了南洋后,他跟其他人不一样,没急着去淘金,反而是先当起了教书先生。就像老话说的,稀少的东西才珍贵,人也一样。在南洋那个落后的加里曼丹岛,罗芳伯很快就成了大家眼里的红人,名气噌噌往上涨。
时机一到,罗芳伯就拿出他在天地会里磨练的组织本事,拉拢了不少华人,一起创办了当地首个类似帮派的组织,取名同乡会。
到了南洋想挣大钱的华人,一般都会选择两条路。要么就加入老乡的团体,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外面的困难;要么就乖乖地按期交保护费,求个平安。话说回来,因为是自家人,收的费用可能还没当地人多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罗芳伯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随后就有了兰芳公司和兰芳共和国。特别是兰芳共和国成立那会儿,国内人口数量直线上升,足足有110万之多。
可罗芳伯心里明白,他们的国家其实只是个空架子,里头说的那些军队,也不过就是一群杂乱无章的人凑在一块儿。
要想跟西方殖民者争一席之地,咱得找个靠山撑腰。瞧瞧南洋这块地方,除了清政府,还真找不出更合适的后台。
所以,罗芳伯就给清政府写了封信,说想让他们的国家每年都给清政府进贡,希望能成为清政府保护下的小国之一。
罗芳伯主动示好,清政府那叫一个乐呵。那时候,清朝的皇上和大臣们压根儿不清楚兰芳共和国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但心里头那个美啊,二话不说就接受了。
罗芳伯压根儿没想过,他投靠的那位大哥,其实跟自己半斤八两,没啥大区别。
除了国家的GDP比自己高一点,其实这国家里头的生产能力和老百姓的智慧水平,都差不多一个样。所以啊,真要是碰上西方那些强大的国家,咱们刚认识的这个老大哥,肯定是靠不住的。
结果,荷兰殖民者的强大舰队带着凶猛火力来袭,兰芳共和国就这样在历史舞台上彻底落幕。至于清政府,他们自身都难保,所以只能选择视而不见,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
尽管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但好在汉文化在当地的影响还是深深扎下了根。
到现在这个时候,以前的那个兰芳共和国的地方,也就是在加里曼丹岛上,还是有人讲着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