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碉门黎雅等处副总管吴君墓碣铭
承务郎监察御史陕西诸道行御史台都事吴昉 撰


永昌王府文学 完颜守瀹 书丹并篆额
古之交以道义为重,今之交以势利为先。
势利之交
公讳天祐,字吉甫,姓吴氏,其先汴人也。曾大父□,当宋南渡时,以武功从大将张浚入蜀,因家于成都之新繁。
大父泽,累赠中奉大夫、四川东道宣慰使、护军,追封成都郡公。
父国宝,以材勇仕宋,为利州副都统制,累赠中奉大夫、四川东道宣慰使、护军,追封成都郡公。
公生而颖异,长负奇气,读书通大义,尤善骑射。
宋季,以父任补官,授承节郎、利州东路兵马都监。时边事方殷,公奋身行阵,屡立战功,累迁武略大夫、利州副都统制兼知大安军。
岁甲子,我世祖皇帝龙飞朔漠,奄有中夏,公审天命有归,乃率所部以城降。
上嘉其识时,授怀远大将军、碉门黎雅等处军民安抚使,寻改授怀远大将军、碉门黎雅等处军民宣抚使,进阶昭勇大将军。
至元二十一年,迁怀远大将军、碉门黎雅等处军民万户府万户,佩金虎符。
二十四年,加昭勇大将军、碉门黎雅等处军民安抚使。二十五年,改授怀远大将军、碉门黎雅等处军民宣抚使,仍兼万户。二十八年,进阶镇国上将军、四川东道宣慰使,兼都元帅,仍兼碉门黎雅等处军民宣抚使、万户。
公在边垂,凡二十余载,威惠并行,恩信兼著。招徕远人,抚绥百姓,边境晏然,民物阜康。尝率所部讨平吐蕃之叛者,又尝擒获蛮酋之梗化者,其勋业之著,不可殚述。
大德三年,以疾卒于官,享年五十有七。讣闻,上悼惜之,赠推忠保德宣力功臣、资德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成都郡公,谥忠靖。
公娶赵氏,封恭人,先公卒。继娶赵氏,封恭人。子男四人:长曰彦良,荫授承务郎、四川东道宣慰使司都事;次曰彦恭,荫授从仕郎、成都路新繁县主簿;次曰彦诚,荫授将仕郎、成都路双流县主簿;次曰彦信,尚幼。女三人:长适奉训大夫、成都路绵竹县尹韩□;次适承务郎、成都路新都县尹李□;次尚幼。
公既卒,以大德五年十月甲申,葬于成都之新繁县清风乡之原,从先茔也。
铭曰:猗欤吴公,世济其美。生际艰虞,志存忠义。仗节归朝,倾心委质。锡之土田,授之旄钺。宣威布德,抚驭边陲。蛮夷率服,民庶熙熙。勋业昭昭,令闻不已。生荣死哀,永永无已。
安西路石匠提领 程珪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