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找科技公司合作,是不是就等于把‘灵魂’卖了?” 2025上海车展,猛士科技CEO曹东杰面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年头,自主品牌和科技公司“牵手”是常态,但总有人嘀咕:这车,到底是谁说了算?
猛士科技这次和华为深度合作,推出新款M817,更是把这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在聊合作之前,得先说说用户。
曹东杰说,他们做了一万多份调研,结果发现现在的消费者,那需求叫一个“花样百出”。
有人要外观够硬,有人要内饰豪华,还有人嫌空间不够大,要能放下古筝、击剑装备,甚至还能午休“葛优躺”。
说白了,现在的车,不光得能跑,还得能装、能躺、能耍。
曹东杰提出了“技术重生”的概念,架构设计、核心软件、硬件整合,一个都不能少。
猛士的底子,那是真硬。
东风汽车76年的造车经验,56年军用越野车制造史,这可不是吹的。
越野技术、电动化,猛士一直走在前头。
下半场是啥?
是智能化!
在这方面,曹东杰承认,跟华为比,确实差了点意思。
你品,你细品,猛士的强项是“肌肉”,华为的强项是“大脑”。
俩人一联手,那不就是“钢铁侠”吗?
2025上海车展,猛士M817横空出世,定位“智野第一车”,目标人群锁定“热爱生活的青年”。
曹东杰透露,价格绝对“亲民”,50万以内。
这价格,直接对标市场上的热门选手。
M817到底有啥本事?
曹东杰总结了16个字:“全栈华为,全能智研,全域通达,全维守护”。
“全栈华为”是啥意思?
就是从底层模组到车控VCU,再到座舱、自驾、云管理,都用华为的技术。
这么说吧,相当于给车装了个“华为大脑”,反应快、效率高。
“全能智研”,意思就是这车既能满足城市通勤,又能满足越野需求,一台车搞定所有场景。
“全域通达”,那是猛士的基因。有了大梁,啥路都能走,祖国的大好河山随便闯。
“全维守护”,有了华为的主动安全驾驶,再加上猛士自身的被动安全技术,360度全方位保护车内人员。
说回合作,猛士和华为到底是怎么分工的?
曹东杰解释说,猛士用华为的模组和工具链做底层开发,但整车功能还是由东风定义。
简单来说,就是华为提供“零件”和“工具”,猛士负责“组装”和“设计”。
为啥要这么做?
曹东杰觉得,华为的技术确实牛。
用统一的模组和工具链,能大幅降低时延,提高车辆的动态性能。
这就像打游戏,延迟越低,操作越流畅。
如果说M817是猛士的“走量”车型,那猛士917蛟龙战甲长轴版和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就是猛士进军高端定制市场的“敲门砖”。
这两款车分别限量66台和199台,起价188万,主打“一人一定制”,满足高端玩家的个性化需求。
猛士的野心不止于国内。
曹东杰透露,他们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东风进出口合作,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建立网点。
海外市场,那也是一片蓝海。
再回到那个“灵魂”问题。
曹东杰的回答很简单:“车子最简单的它是一个交通工具,动力还是自己在做,这个东西是一个车的灵魂。”说白了,猛士只是借用了华为的“大脑”,但“心脏”还是自己的。
猛士M817到底能不能成功?
还得看市场表现。
但至少,曹东杰和他的团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
至于这条路能不能走通,时间会给出答案。
这场“技术重生”的大戏,才刚刚开始。
看到懂车帝,没心情看这个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