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买房也跳单?中介市场该卷一卷了

小仙椒看房 2022-02-11 11:24:40

谢娜张杰因买千万豪宅跳单的事情冲上热搜,哈?明星那么有钱了中介费还舍不得出吗?

有一说一,中介费真心不便宜,现在市场上二手房交易的中介费国家规定不超过3%,一套6000w的房子,中介费算下来有180w,都算得上一些小户型的全款价格了。

如今中国即使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均工资也没过万,即使按照1万元来算一个普通人工作1年也才12万的收入。

目前双方要走法律程序最终结果要等后续,而最近几年中介被跳单的事情频发出现,每一次都是争议巨大,一方面是中介从业者的不满,另外一方面是卖家跟买家的无奈。

中介叫苦:大店烧钱成本高,到手不足20%

中介委屈:购房者觉得3%的中介费巨高,我卖一套就走向人生巅峰。其实基本收不到3%的比例,而且大头都在公司,分人头的还有房源维护人,钥匙管理人,每次带看人,店长以及最终服务的中介,算下来第一层销售也就占20%,真心不多。

给你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我前期带你去看房了,中期我帮你跟房主谈判,后期你不管是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交易,查煤气水电费,查这个房子有没有户口,我们中介给你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我们收你这个钱不白收。

购房者迷惑:带看+跑流程,哪里值得那么多

购房者迷惑:一套200万的房子,中介费顶多1万块就不错了。你们能提供什么?买卖流程,网上都有。你们敢签字担保房子没有任何问题?后续出了问题也不会承担赔付责任。你们能搞定银行放款额度?你们也搞不定。你们也就是有房源,对流程比较熟悉罢了。

中介除了提供房子消息是有价值的,其他的服务更多的是“省去繁琐”:去银行办理按揭手续,其实是非常方便的,前后两次就办好了,中间还有一次评估,如果你自己去办,除了第三方评估是额外收费的,其他都是没有另外收费的。

另外办理过户流程,跟中介也没什么关系,银行办理好按揭手续之后,银行就会通知你可以最终去过户了,然后卖家跟买家约好时间一起去不动产中心办理就好了,中介唯一的作用就是帮你约时间而已。

当然中介还有一个价值,那就是在中间提供担保,比如说房子有什么问题,卖家有什么问题,减少一些非必要纠纷的出现,实际上你自己也是可以去不动产中心查档的,就可以知道房子下面有没有纠纷的。

中介市场也该卷起来,与其打是否“跳单”的口水仗,还不如让行业改善的更有价值。

卷服务品质✦

客户与中介的目的不一样就能说明为什么很多人讨厌中介:客户需要满足长期稳定的住房需求,中介需要通过提高交易频次来增加收入,这两点从某个角度看甚至是完全矛盾的。

为什么房产中介行业不能通过提高中介的专业服务价值来提高利润呢?

中介除了掌控大量房源,对建筑、环境等方面有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房价走势有何研究?

对房子及户口所带来的便利有何了解?

对客户的预算和需要匹配其最适合的房子?

生活便利、居住舒适性和保值性给到客户适合的建议?

对房屋结构、室内装饰、户型改造等方面有什么建议?

对各大银行贷款便捷度有何了解?等等

理想的的是懂楼市市场和银行信贷和真心替业主考虑的中介,不是只会说这套除了您还有好几个人在看您抓紧了,这套什么户型什么采光…花几个点得到的服务就是把它的房源信息给我共享一下?

卷收费模式✦

换种思路来看目前按房子总价的比例来算佣金,看似合理,其实也不合理。

比如说一个中介带客户看一套10万的房子,却看了100次才成交,那么他这3000元就赚得非常辛苦,而如果他带客户看1亿的房子,10次就成交了,那么他这300万就赚得太轻松了。可不可以设计一个下限跟一个上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VR看房等等方式的出现,是否可以更加细则来收费呢?比如说在网上看房,每次浏览信息收多少钱,每次线下带看收多少钱,最终成交的收多少钱,而不应该一单砍。

像在上海出现的大房鸭,就是搞出一种新模式——“共享带看”

房地产行业的滴滴

大黄鸭把中介最普遍的带看变成了“兼职”,社区里有购房经验的成为“带看”人员,类似于网约车的模式,你可以进行在线约“带看”,买房成交后只收固定服务费。

而大房鸭也不是十全十美,它没有能力提供整个房市实时精准的房源信息,这都是被链家贝壳等庞大的线下门店体系垄断了信息。目前对购房者来说,大房鸭的价值是在薅整个房产中介体系的羊毛。

相比于专职的中介,社区顾问在面对房地产买卖出现的问题时,专业程度不及,客户的体验感也会变差,同时在面对一些疑难问题时,也会处理不及。同时,存在一些社区顾问为了佣金作假,是否为“有效”的带看也值得商榷。

2021年的地产商在新房市场日子不好过,中介们的二手房市场更是冰冷,成都全年成交了49922套二手房,而从事中介的人数有10w+以上,也就是说摊在一个人头上去年开单还不到1套。想要躺在房地产上行周期,轻松赚钱的日子肯定是一去不返了,谁能留下来?各凭本事吧。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