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最近的一次竞争。
啥也不做
本来我是很少关注竞争对手的,开店这么多年,来来去去遭遇过很多同行,大品牌小品牌小个体都遇到过,有实力的没实力的山寨店也都见识过。除了8年前忍无可忍和一个山寨店打过一次价格战,我的竞争策略一直就是“无为而治”,就是和竞争对手针锋相对,只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没错,就这一条,足够了。
这一次比较关注是因为我媳妇提到过两次,说好多个顾客提醒她某某某来了你们店旁边,还说了开业的预告信息,距离我们店铺就在100米开外,离得近,而且这个品牌这两年来势汹汹,开了很多店,都十几家店了。媳妇担心,短期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冲击。
我跟媳妇说:短期冲击可能避免不了,但是长期来看,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问题不大。如果对手实力不行,他自己会死;如果对手实力超强,那也会逼着我们进步。万一我们真的败下来了,也是顾客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死也死得其所。只要自己努力了,输也输得心甘情愿。
一句话,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静观其变。
所以,我们什么都没做,一切按部就班。我们心理上做好营业额下降的准备。
果然,营业额下滑了
果然,营业额下降了,各位来看看数据:
17号,周一:营业额继续保持上涨。那天对手还没试营业,我们营业额延续了同比上周上升的趋势。年后,我们的营业额就一直在上涨。

18号,周二:营业额同比下滑了4.88%,这是对手试营业的第一天。他们的活动是前多少名免费吧,具体多少名免费我没去了解,但力度挺大。还有发圈活动。下降幅度不大,应该不会有人着急吧。

19号,周三:营业额同比下降了16.05%,这是对手试营业的第二天。看来他的发圈活动起作用了,第一天很多人不知道他家开业了,第二天知道的人多了,相当一部分人跑去了,我们的下降幅度比第一天大了很多。此时的你,会不会有些焦虑,因为不知道第三天第四天会下降多少。我安慰媳妇:这是正常的,顾客多一个选择,对我们的忠诚度就会多一分。

20号,周四,营业额依然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收窄,只有11%。这是对方是试营业的第三天,也是试营业的最后一天。21号就要正式开业了。我们以为更大冲击应该在开业。

21号,周五,对方正式开业,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他家活动是啥,我媳妇也没去了解,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现场情况如何(很多事情没必要浪费我们宝贵的精力),很多信息都是顾客发给我们的(哭笑不得的是,很多顾客自愿给我们当侦查员)。但是当天我们的营业额下降幅度继续收窄,只下降了9.18%。我和媳妇说,这个对手也不过如此嘛。

22号,周六,对方开业第二天,同时也上线了外卖。我们下降了7.17。

23日,周日,对方开业活动最后一天,我们下降了7.33%。

这是对方开业,有大力度活动的情况下,对我们造成的冲击。那回归正常运营后呢?
又上涨了
看看接下来几天我们的营业额情况:
24日,周一,营业额同比上涨了5.59%。

25号,周二,营业额同比上涨了9.46%。

26号,周三,营业额同比上涨了15.79%。

27号,周四,营业额同比上涨了21.22%

如果以周为单位,对手试营业开业这一周,我们的营业额下降了5.54%。

而对方恢复正常营业后的一周,我们营业额上涨了12.94%。

不乱动作
到此,我认为这一次,我们也是顺利过关了。
举我的这个例子,是希望各位在面对竞争时,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你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面对一切可能,同时,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产品一如即往的好,服务上多为顾客考虑,细节上精益求精,还有,最重要的是不要乱动作,不要瞎搞,你自己如果乱了方寸,还没有开打,就搞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了,怎么走远路?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科学啊,有人来抢生意了,你营业额怎么滴也要下降一些吧,怎么还上涨了呢,这事为啥呢?
明天我再说说竞争背后更深刻的逻辑。
不去主动了解对手的人充其量也就多卖了三五个烧饼而已,还说得像做国际大生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