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变了!特朗普关税“发疯”,中国供应链却笑到最后!

夜春阅览趣事 2025-04-27 16:34:41

果然,能打败特朗普的只有几个小时后的特朗普。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再次上演“变脸大戏”。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提出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给予关税豁免,过了两天又透露将出台征税细节,而两天后,特朗普又变了,他称自己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

短短几天内,政策反复横跳,让整个市场陷入困惑与不安。白宫方面辩解称,之前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只是一个程序上的策略,终极目标是以另一种更具行业针对性的关税来打击科技产品进口。

但业内人士分析质疑说,特朗普政府此举的真正动机可能是为了避免电子产品价格大规模上涨而引发的强烈反弹。

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不仅搅乱了金融市场,更让美国的贸易伙伴和企业无所适从。

根据1962年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总统有权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商品征税,但相关调查需数月才能得出结果。

1962年美国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

从特朗普公布的豁免清单来看,涵盖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半导体芯片等多种电子产品,而人工智能硬件则成为可能被征税的关键领域。

美国主要从台湾地区和墨西哥进口这类产品,部分台湾企业在墨西哥设厂为美国市场组装产品。目前,墨西哥运往美国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因美墨加协定暂未被征税,但未来充满变数。

事实上,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利用232条款大做文章。此前,他已对进口钢铁、铝和汽车实施关税,还对木材、铜展开调查,并计划对药品启动调查。

其政策的反复性在汽车关税问题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3月27日,特朗普曾宣布对汽车征收25%的“永久性关税”,但是永久真的没有多久。

如今他却又表示正在考虑帮助汽车行业,他说:我正在研究如何帮助汽车行业,他们把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零部件转移到美国,他们还需要一点时间过渡。

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让“永久”二字显得极为讽刺。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给美国国内外带来了严重影响。

对于美国的贸易伙伴而言,他们陷入了两难境地:观望可能错失机会,主动谈判又担心政策随时生变。

美国前贸易代表Wendy Cutler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朝令夕改或许让贸易伙伴不再相信,赶紧与美国谈判是最优选择。

企业界更是深受其害,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 ABC 说,行业关税不在谈判的范围内,但几个小时之后就被特朗普迅速打脸。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告诉记者说,对于半导体关税的范围,他愿意与企业进行讨论。

美国数字平台Flexport创始人彼得森直言,特朗普政府的体系像是为制造瘫痪而设,物流巨头DHL的CEO麦耶也表示,那些试图遵守美国不断变化政策的企业现在是无所适从。

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决策者现在都感到身心俱疲,由于企业陷入到观望,贸易陷入到停滞,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正在扩大。

CPS 周一的一项民调显示,多数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将损害他们的财务状况,而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特朗普的决策。

目前,特朗普政府的重点已经转向与越南、韩国和日本等国展开谈判,目标就是利用现在已经建立的关税杠杆,促使这些国家做出让步,从而为美国出口增长和外国对美国投资打开大门。至于谈判能否取得成果仍然不明朗。特朗普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凸显了他的贸易议程的复杂性和自相矛盾。

特朗普推动电子产品关税的根本目的是迫使更多的科技企业能够依赖美国本土生产供应链,这就需要美国芯片制造能力的扩大。但这一进程本来就已经在美国芯片法案下得以推进,但是讽刺的是,特朗普希望废除这个受到了美国两党支持的法案,因为他认为关税才是实现制造业回流的正确方式。

这一招从短期来看似乎奏效了。台积电、苹果、英伟达纷纷宣布在美国砸钱建厂,但是鉴于美国工人平均工资要高出发展中国家 5 ~ 10 倍,而美国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还有他们的纪律效率都比不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另外,在美国也缺乏像中国一样完善的供应链生态,特朗普一味地追求制造业回流,只能说在政治上有很迫切的需求,但从经济和技术操作层面都非常的不切实际。

本文来源@王冰汝



0 阅读:0

夜春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