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对付美国的“秘密武器”,耗资7.4亿建设18年,被一人叫停

雪青爱历史 2025-03-07 14:44:39

参考资料:

1:《36年,6万人守住一个国家秘密》重庆日报

2:《816核工厂:一座为了和平兴建又停建的地下核工程》澎湃新闻

这是毛主席对付美国的“秘密武器”!

投资7.4亿,历时18年,可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去世后,这项计划却被一个人突然喊停,导致上万人的努力,十多年的坚持,全部化为了泡影!

这个人是谁?竟然胆敢叫停毛主席生前的一项秘密计划?当时又都发生了什么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处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三年自然灾害爆发,老百姓面临粮食危机,苏联援华专家撤走,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更糟糕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更是“忘我之心不死”,一边使用各种手段骚扰挑衅,一边利用蒋介石制约大陆。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消息传出,举国振奋。然而,原子弹的成功,虽然意味着中国脱离了美苏核武器的阴影,但实际上却仍面临着,有弹无枪的现实问题。

毛主席出于对核安全的考虑,为应对随时到来的战争,提出了“三线建设”的计划,而一项绝密级军事机密工程,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因为始建于1967年8月16号,因此被叫做“816工程”,地点定在重庆涪陵白涛,而所在地被从地图上抹去,参与建设的人员,也要经过层层筛选和审核。

1966年,随着毛主席的一声令下,周总理亲自批准修建,来自天南地北的6万人,汇集于大山深处,对外说法是要在这里建造化工厂,有人来自遥远的大西北,坐火车一路过黄河、跨长江,有人明明兄弟俩同是工程兵,但却三四年没见过面。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数万名战士昼夜施工,在深山中挖出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整座大山都被挖空了。

有人测算,如果将开挖出来的石渣筑成1米见方的石墙,有1500公里长。但与此同时,也有100多名战士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作为当时的重点国防工程,“816工程”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新兵入伍的第一堂课,就是接受保密教育,816是什么?不知道;在哪里?不知道;去干什么?不知道;家人有疑问,无可奉告。甚至就连工程兵转业退伍时,档案里一张“知密卡片”,要求终身保密!

一个人保守秘密,或许容易,可几万人共同守口如瓶,而且还是整整36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级别的绝密工程,却在毛主席去世后,随着一个人的上台,突然被喊停。

而此时,更重要的是,在叫停前,土建工程已完成85%,安装工程量已完成60%,如果继续投资建设1亿,1年后即可竣工投入生产,这样一来,毛主席和周总理当年的苦心谋划,也算没有白费,可为什么一定要停建呢?

这个人喊停工程修建的人究竟是谁?明明胜利在望,为什么要就这样半途而废?这件事背后难道还有其他用意吗?

这是一项国家绝密工程,毛主席亲自拍板,周总理直接管理,6万多人参与建设,可随着十多年的昼夜施工,明明工程已经完成了大半,但却突然被一人喊停,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领导核心,邓小平。

事实上,这是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现实因素考虑.。

首先,“816工程”修建十多年以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还为此付出百余条生命。其次,当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际形势趋缓,相较十多年前的六十年代,如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转变,外部来自美、苏的威胁暂且消除,我国不仅苏联修复关系,还与美国尝试建立外交,而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下,邓小平还预言,未来三十年内中国都不会再经历战争。

就这样,随着国际形势缓和以及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工程”这项,付出了无数代价和心血的计划,还没来得及问世,就提前宣布了“流产”。

八十年代初,这座不为人知的地下核工厂,突然收到中央的缓建指示,可半年后后,却又收到恢复通知,甚至获得了一笔重启资金,然而几个月后,再生变数,宣布停建,核工厂转为化肥厂。

从1966年到1984年,“816工程”历经18年的修建,投入7亿多,前前后后有100多人牺牲,平均年龄甚至都不到21岁。

直至23年后的2002年,国家才正式对外解密了,关于“816工程”的真相。从核工厂到化工厂,如今,这座厂子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红色旅游景点,绝密洞体也部分开放。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点击头像进入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