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盘后,威龙股份(603779,以下简称“威龙”)因资产减值和内部控制违规被山东证监局处罚,再一次身陷“违规风波”,将公司在管理方面的深层问题暴露无遗。
相关文书显示,威龙存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及时不充分问题。山东证监局表示,2022年度,威龙在测算梨树资产减值时,使用的部分关键假设参数不合理,未充分评估减值迹象,导致减值准备计提不及时、不充分,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该公告进一步指出,威龙还存在财务相关内部控制不完善的事项,违反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公告披露,具体涉及到发货及签收管理不规范、客户信用审批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该公司在甘肃武威地区、澳大利亚等地建立葡萄种植基地,但未建立生产性生物资产管理相关内控制度,无法有效监管生物资产的使用和维护。
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山东证监局除了对威龙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对其相关责任人也出具警示函进行惩戒。
山东证监局认为,威龙2022年年度报告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黄祖超作为公司时任董事长、孙砚田作为公司总经理、郑琳琳作为公司时任财务总监,未忠实、勤勉履行职责,对公司上述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过去五年来,威龙曾多次被查出违规事件,公司内部多次整改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尤其是距离威龙上一次陷入舆论风波,仅仅只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2024年12月25日,威龙突发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闫鹏飞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桓台县公安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从2023年6月开始,随着大股东“换血”,九合云投董事闫鹏飞成为公司新的实控人。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威龙因2019年出现违规担保事件,公司一度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根据公开信息,2019年,威龙出现违规担保事件,原实控人王珍海擅自利用公司违规担保获得资金,涉及金额约7.3亿元,其所持股权被司法冻结并陆续拍卖。)
尽管新的实控人上任,但业绩却未能回勇。2023年,该公司营收为3.85亿元,同比下降22.85%;归母净亏损1.55亿元,同比下降1415.76%。
不过,公司很快回应称,实控人闫鹏飞涉及的资金挪用和威龙股份无关,公司表示该事项不会对公司董事会运作及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此事件发生后,进一步影响公司股价的走向。12月26日,威龙开盘跌停,开盘价格为7.37元/股,报收7.95元/股,跌幅达2.93%。
据外界推测,两起重大“违规”事情发生间隔短,此次因2022年度的违规问题被监管处罚,将再次给公司的发展蒙上阴影。
然而,有些令人费解的地方是,此次事件公开之后,似乎没有进一步影响市场对威龙的信心。
事发第二日(2月18日),威龙的股价不跌反升,最高点的股价为8.54元/股,短暂地出现一波“涨潮”之后又很快回稳,以8.12元/股收盘。截至发稿前,威龙今日以7.97元/股收盘。
有专业人士猜测,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主力在试盘”,就是“先涨一下要小散户卖出去以减轻拉升的压力”。这种突然放量向上拉升的股价快速回落,且成交量放大,说明抛压较重。(在股价上涨过程中,如果抛压较小,说明散户持股意愿较强,主力可能继续拉升股价;如果抛压较大,主力可能通过震荡或打压股价,迫使散户卖出,从而在低位收集更多筹码。)
综合来看,还有一种可能是威龙近期发布了2024年扭亏为盈的消息,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0万元到1,44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70万元到2,340万元。
公告中提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提升,收入增幅约15%;公司管理团队通过开发新品、降低成本、减少费用等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有效降低营业成本和费用,产品毛利率提升约3%,从而实现了扭亏为盈。
另外,根据威龙今年发布的季度报告来看,威龙在2024年1-6月的归母净利润为944.90万元,但第三季度出现了513.13万元的亏损,因此可以看出威龙在第四季度很可能通过某种方式促进了销售,实现了全年的盈利。
回看威龙近几年的业绩,从2020-2023年,除了2022年盈利以外,其余几年的归母净利润均亏损。没想到在2024年面临消费大环境疲软及澳洲酒强势回归两重压力,威龙依然坚挺,只能说头部酒企的抗风险能力比预想得更扎实。
文中部分图片威龙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