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诊中,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盲目服用阿司匹林而出现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点、胃部不适等。今天,陈医生想借此机会,给大家提个醒:阿司匹林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以下六种情况,千万不要乱用。
一、腔隙性脑梗死但无典型症状者情况描述:体检时头核磁提示腔隙性脑梗死,但患者本身无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狭窄等病史,也无说话不清、偏身无力、偏身麻木、口角歪斜等脑梗症状。
用药警示:此类患者不要轻易服用阿司匹林。一项发表在《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指出,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卒中复发风险相对较低,盲目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而获益有限。

情况描述:体检颈动脉超声发现颈动脉斑块,但狭窄程度未达到50%或以上。
用药警示:无论斑块性质如何(软斑、混合斑),均无需服用阿司匹林。根据《中国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的患者,其卒中风险相对较低,不建议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情况描述:因头晕、体检等原因进行脑超检查,报告提示脑供血不足。
用药警示:仅凭脑超报告就服用阿司匹林是不充分的。脑供血不足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一项发表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的研究指出,单纯脑超报告的脑供血不足,与卒中风险无直接关联。

情况描述:患者仅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用药警示:此类患者无需服用阿司匹林。然而,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或年龄较大且医生判断存在其他风险,则可能需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因素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作为一级预防用药。
五、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但无症状者情况描述:心电图报告提示心肌缺血,但患者无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且无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
用药警示: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但无症状者,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心电图报告中的“心肌缺血”仅对本次检查负责,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一项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研究指出,无症状的心电图异常与冠心病风险无直接关联。

情况描述:患者因年龄较大,担心发生心梗、脑梗而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用药警示:年龄并非服用阿司匹林的绝对指征。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指出,对于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老年人,阿司匹林并不能显著降低心梗、脑梗的发生率,反而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梗、脑梗的重要药物之一,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药物均有副作用,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出血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切勿自行决定用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关注我,我是陈晨脑科医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