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过了腊八就是年,又是一年腊八,又是一年陪伴小伙伴们喝腊八粥的日子,真好。
农历的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腊八要喝腊八粥,可您知道十二月为什么是腊月,腊八节又为什么喝粥吗?今天我们就和大家看看腊八节的前世今生。

首先咱们先来看看,“腊”在《说文解字》中的记载和含义。
“腊日”历史非常悠久。
《广雅》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蜡,秦初曰腊,已而为嘉平”。
嘉平、清祀、大蜡是夏商周三朝举办祭祀天神的重大活动,也是后世之人祭天、地、神祭祀礼仪的起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腊日”、“腊祭”在古代的重要性。

据东汉学者应劭在其《风俗通义》中说过,“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或曰腊,接也,新旧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综上所述,“腊”其实有两层含义,狩猎祭祀和新旧交接。
“汉改为腊。腊者猎也,因取兽以祭也”,这里“腊”其实也同“猎”。
腊日狩猎,猎得的野兽用来祭祀天地、神、祖先。

《礼记》中的就提及了腊祭中的“五祀”。五祀”指的是五个居家神,包括“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溜神”。
看到祭灶,中国人的DNA应该是动了,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上一句,祭灶不是小年吗?注意,腊日在此时还是没有固定日期的,就是祭百神、祖先。
说个题外话,腊肉之所以被称为“腊”肉,最初的意思应该就是用来祭祀给天地神灵还有祖先的肉,当然,这只是梨白的猜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腊”的原意指得是狩猎,然后祭祀祖先,之后“腊”又被赋予了新旧交接的意思,腊日就演变为在新旧交接的日子里祭祀。

汉朝之前,“腊日”不但没有固定的日子,甚至月份都是不固定的,这源于每个朝代所使用的历法不同。
汉朝实施太初历后,确立了腊日在十二月,也确立了“冬至后三戌为腊”。
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地方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了腊日,记录南北朝时期楚地节日、风俗的《荆楚岁时记》就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但腊八节统一了吗?当然没有,腊八节确立十二月初八应该是在隋唐时期,宋朝盛行。

《岁时广记》中就有一条隋定令,说,《隋礼仪志》记载:“隋初,因周制,定令亦以孟冬下亥蜡百神,腊宗朝。开皇四年十一月,诏曰:‘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前周岁首,今之仲冬,建冬之月,称蜡可也。后周用夏后之时,行姬氏之蜡。考诸先代,于义由远。其十月行蜡者停,可以十二月为腊。’”
啥意思呢?这里说得是北周用夏历,却以周历确认腊日的时间,这是不对的,以后废除夏历十月为“蜡日”,确立腊日在夏历十二月。

唐沿袭隋制,《唐会要》卷二十三记载:“太和七年十二月八日季冬,蜡祭百神”,所以腊月初八为腊日这一习俗应该是从隋唐开始普及,宋朝盛行开来。
腊日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腊日除了狩猎、祭祀天地、百神、祖先还衍生出了很多的习俗。
唐朝时,腊日皇帝会赐御宴,还会赏赐一些口脂、面药、红雪藻豆等,也就是咱们今天所说的唇膏、口红、面霜还有沐浴“豆”。
至于为什么,梨白会继续寻找史料,有知道答案的小伙伴,请在评论区留言。

诗圣杜甫就曾经有《腊日》一诗辅证了这个习俗,“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琛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北宋初年,《岁时广记》记载,本来皇帝是不延续唐制御赐口脂、面药的,但是从熙宁年间也开始御赐口脂还有香药,且宋人还会在腊日前后制官药。
都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岁时广记》中也记载了一些腊日前后的习俗。

比如酿冬酒,“以供腊日祭祀”,再比如熏炙肉,“腊日,以豕肉先糟熟,挂灶侧,至寒食取食之”,这是不是和我们今天的熏腊肉是一回事。
言归正传,很多小伙伴肯定会问,喝八宝粥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因何而开始的呢?梨白查了一些资料,目前比较早且明确在腊八这日喝腊八粥的记载出现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

《东京梦华录》是一本记载了北宋末年都城开封风物习俗的书籍,其中《十二月》一篇中记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据说腊八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成道日,为了纪念佛祖成道的艰难和对其有一碗乳粥之恩的牧羊姑娘,因此有了腊八粥一说。
但梨白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佛教和宋朝当时民间习俗结合产生的一种习俗。
因为民间同样流传着腊日用五谷杂粮祭祀“神农氏”、“八谷星神”,将祭品熬成腊八粥的传说,还有百姓纪念岳飞的传说以及天子腊八节御赐粥和“济穷”的传说等等,熬粥祭神倒是和腊日祭祀非常吻合。

腊日这天,各大寺庙也会向僧众送面油,以求引导获得上元节的灯油钱,也会有三五成群的僧人抬着放置着小佛的盆器,一边洒水,一边排门教化。
以上就是佛教和腊八节的一些关系,梨白还是那句话,感觉更像是和本土的习俗结合衍生出来的习俗。
腊八在宋朝时其实也是一个驱疫的节日,当然这和“腊日”还是有关系的。

《岁时广记》中就有腊日治疥疮、除瘟病、辟疫鬼的记载,比如“腊月腊日,令人持椒卧井傍,无于人言,内椒井中,可除瘟病”,有点“神奇”,大家看看就好。
最后梨白说腊日的确立其实和我们国家古代的历法还息息相关,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至于腊八粥是不是源于佛教,梨白是存疑的,很有可能是民间早已经有了这一习俗,佛教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所以附会了这个习俗,算是“本土化”的发展。

腊八由腊日演变而来,是祭祀天地、拜神、祖先节日,其中包含着我们中国人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是藏着我们对祖先敬意的节日,这是今天梨白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不一样的腊八。
关于腊八节,小伙伴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呢?快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分享吧,期待大家的转赞评!
参考书籍:
《岁时广记》
《东京梦华录》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