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无非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真正有素质、有道德的人是绝不会一味的精致利己。
而更多的是换位思考,行事小心翼翼,在做事之前就考虑到了会不会给他人带来影响,从而决定到底该不该做,该怎么做?
与这样的人相处,生活十分愉快。与之则相反,要是集体生活中出现一位只顾自己的室友,那别提有多糟糕。
晾衣服不拧干,宿舍变成“水帘洞”,一女大学生在阳台洗袜被水淋引争议。
众所周知,大学宿舍的空间本就比较小,除去床铺过道外,能活动的区域也就只有阳台。
步入秋冬季后,穿的衣服增多,洗衣服变成了一件“难事”,特别是对于一些爱干净的女生来说,衣服不放在公共洗衣机里面洗,而是选择手洗。
都是大件衣物,力气太小,没法拧干。只能找室友来帮忙合拧,还能尽可能地拧出水分,好晾晒衣服。
可有的人就不这么做,衣服洗完之后压根就不拧干,直接晾晒。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影响他人,没法从底下经过,不然就会被水淋。
再者就是滴滴答答的声音,影响休息。
按照道理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素质应该挺好的,可凡事都有个例,总有些特殊。
一女大学生在阳台洗袜子还得穿着雨衣,雨衣很简陋,似乎是用塑料袋临时替代。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头顶上被室友晾了没拧的衣服,在阳台没一会儿就跟洗了头似的,身上被水淋湿。
这一幕在网络出现后,不少的网友直言:“自己上学那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简直令人无力吐槽:某某室友经常这样,说了还不听。
“别人想帮她合力把衣服拧干,她还不乐意,说:用力拧的话衣服上全部都是褶皱,太难看……”
说实话有些人就是这样,无论是生活在哪里,做什么事情考虑得都只是自己。
就这样的素质,怎么能和室友搞好关系呢?有时候宿舍室友之间的关系不好,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
作为一名正在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学生,理当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换做是你,在阳台洗衣服的时候被水淋,你心里作何感受?肯定是不乐意,甚至生气。
那自己都不愿接受,何必强加在他人身上。不仅宿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日常生活中也时常上演。
比如说上下楼邻居之间,因此事引发的矛盾也不小,晾被子直接把楼下阳台窗户全部遮住,影响楼下邻居家的取光;或者没有领的衣服直接挂在阳台外晾晒,把楼下多户晾的衣服、鞋子、被单等全部淋湿。
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特别是有的小区一楼是门面房,设有遮阳棚的时候,就更令人苦恼了。楼上衣服淋下来的水滴在遮阳棚上,发出来的声音太吵了!
类似于此的种种现象,都涉及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公德心”。
如果说连我们的大学生都不明白何为“公德”,那问题可就大了。
成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就,固然可喜。但也要意识到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让自己全方面发展更为重要。在高校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增多了不少,要是只盯着学历看,而不提高自己的素质,那终究还是会被社会淘汰。
各行各业是需要“德才兼备”型的人才,“有才无德”难以立足,相比之下,非要做出选择的话,那“有德无才”的人更可靠。
教育涵盖多方面,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样重要,是一个学生走向成才必须研修的科目,应当重视。
大哥,才开学呀
这就有点简陋了吧
济南,大学,才开学?呵呵,这学期都快过完了,你们还不如直接跟暑假连起来一起放
以前有个室友也这样,说了也会自觉把衣服晾边边,虽然还是会滴水
我就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洗完衣服不拧水,拧一下不仅快些干,还能拧掉很多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