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的“仅退款”,揭开电商遮羞布

金错刀 2025-04-24 18:34:28

一觉起来,全网羊毛党的天塌了。

电商平台持续4年的“仅退款”大战,在这几天正式发出鸣金收官的消息。

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和快手五家电商平台,在前天不约而同地发表了“取消仅退款”的公告。

其中京东下手最快,宣布自4月30日起不再支持仅退款,而淘宝也称将在7月开始逐步取消这一功能,其余电商平台尚未明确给出日期。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

可以说,除了少数“羊毛党”之外,几乎从商家到消费者,都在为仅退款的取消而叫好。

更有评论认为,这是电商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正本清源”。

要知道,在仅退款功能上线之初,它的风评还完全不是这样。

不少消费者和平台都认为,仅退款功能堪称不良商家克星,是消费者权益的一次重大进步。

但没过几年,仅退款功能就落了个被千夫所指的下场。

“仅退款”是怎么惹上所有人的?

流量杀器“仅退款”

到底便宜了谁?

“仅退款”诞生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中国电商发展数十年,网购越来越万能,但出现的幺蛾子也越来越多。

当“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越来越离谱,不少消费者出现过被无良商家坑的情况。

久而久之,很多消费者都希望平台出手做“判官”,管一管无良商家,维护消费者权益。

于是,一项看似站在消费者这边的政策“仅退款”就这样被端上了台面。

其实,最早推行“仅退款”的是美国电商亚马逊,而很快,拼多多就在2021年复刻了这一政策,并且运用在自家生鲜商品上。

要知道,生鲜商品对新鲜度要求十分苛刻,稍不注意就会报废。

就算是再小心翼翼的商家,也不免会出现一定的商品折损,商品一旦出现问题,退货也没什么意义。

此时“仅退款”不仅安抚了消费者,也算方便了店家,毕竟把处理残次商品的任务留给消费者解决,也省不少心。

但很快,“仅退款”服务就开始不仅限于生鲜商品,也开始拓展到更多领域。

不同平台,对于“仅退款”的执行尺度也有所不同。

毕竟,对商品不满意本身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本身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的判断。

各家的“仅退款”都会有各自的理论依据,根据店铺评分、买家评分种种因素来实行。

比如,淘宝的“仅退款”是以交易过程当中的冲突为主要参考,如果未经消费者同意,卖家强制发货、延迟发货等情况,就可以申请仅退款。

而抖音的“仅退款”则更看重商家和消费者的信誉,如果商品的好评率低于70%,平台则会支持“仅退款”服务。

总之,不管各平台怎么卷,“仅退款”的执行尺度,总被平台牢牢握在手里。

表面来看,平台这种顺应人性甚至有点“拉偏架”的手段,是为了保护消费者。

但其实,平台自己也藏了两个小心思。

第一,放权消费者,倒逼商家自我整顿。

毕竟就任一平台来说,能够触发“仅退款”的条件,要么是商品不合格,要么是服务不合格。

而通过让权给消费者,倒逼商家提升服务质量,摘掉“假货”“无良”的帽子,也让平台在监管方面更加省事。

第二,打响“服务战”,快速拓张市场。

在线下,上一家靠“货品不满意包退货”口碑爆棚的超市,是“商超明星”胖东来。

而在线上,“仅退款”服务的推行,其实就是电商平台用类似服务提升口碑的手段。

对于被不良商家和假货困扰的电商平台来说,“仅退款”是迅速提升消费者信任度进而拓张市场的狠招。

就以拼多多举例,在开始推行“仅退款”服务后,拼多多在2年内的用户规模从2021年的约8亿跃升至2023年的9亿,复购率直接提升135%,效果立竿见影。

很快,原本独属于拼多多的“真诚杀器”,就成了圈内共识,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始卷起了“仅退款”。

如果从方案本身来看,仅退款本是一项能推动行业净化、提升电商平台良品率的“良性内卷”。

但顺应人性的妙招,却犯了低估人性的错误。

上亿“羊毛党”,逼疯打工仔

仅退款刚开始火爆的时候,就有不少卖家提出了质疑。

原因很简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完善的规则,也经不起居心叵测的研究。

仅退款带来的第一大毒瘤,就是无孔不入的羊毛党。

仅退款方案的核心,就是让权消费者。

既然是让权,那就免不了个别消费者“蹬鼻子上脸”。

在各平台“仅退款”最卷的时候,有一小撮用户发现,只要和商家掰扯上两句,就能轻易获得“仅退款”资格。

于是,各路专业羊毛党出现,利用不同平台的规则漏洞触发仅退款,进行0元购。

有一位店主发现,自己在被“仅退款”的订单中,消费者反馈的图片,根本就不是自己售卖的原样商品。

随着内卷加剧,仅退款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诸如“衣服不合身”“水果腐烂”等原因都已经司空见惯,诸如“我不喜欢”“买东西还要花钱?”等嚣张理由越来越多。

更有甚者,个别学校还出现了“学生组团仅退款”的事件;在网上,诸如“仅退款申请教程”等文件一度流行。

2024年,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年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报告》。

在针对消费者的调查问卷显示,约有25%的消费者会因为薅羊毛选择“仅退款”。

“羊毛党”的泛滥早就超出了控制,而最受困扰的,莫过于商家。

《报告》调查的电商商家中,仅有1.06%的商家没有遭遇过“仅退款”,而八成交易都被“仅退款”的商户,则多达7.06%。

而在这些“羊毛党重灾区”商家中,美妆、个护商家足足占了其中32.88%,本就利润较低的农产品电商,同样深受其害。

一位前网店店主,在和羊毛党起纠纷过后,干脆化身维权人士,专门帮助低成本网店店主处理类似纠纷。

他在调研中发现,山东的几家蔬菜网店,每年都会因为“仅退款”订单损失收入的10%,严重影响利润,运营陷入亏损漩涡。

为了在羊毛党面前争一口恶气,有不少商家选择硬刚到底,大多数店主都会向平台申诉,如果纠纷升级,店家和消费者还会一路闹到法庭。

在“维权店主”收集的4600多份类似上诉案件中,只有25%的店主胜诉。

也有的店家冲动行事,会直接和羊毛党“线下真实”,让冲突进一步升级。

不过,面对无孔不入的羊毛党,大部分商家都会选择“躺平认命”。

而这样一来,“仅退款”带来的损失,就会被平均分摊到商品成本中。

于是,商品成本逐渐降低,品控越来越差,占据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最终也成了这场拉锯战的受害者。

原本保护用户、治理不良商家的“妙招”,却成了折磨商家、损害普通消费者的昏招。

况且,随着电商市场逐渐接近天花板,通过卷服务来开疆拓土的手段,也已经失去了意义。

失控的“仅退款”,急需一脚刹车。

卷不动的平台,被迫打新牌

从万人叫好,到被千夫所指,仅退款玩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都说历史就是个圈,类似的事情,其实早就被仅退款的“始作俑者”亚马逊认证过一次。

10年前,亚马逊带着Kindle勇闯中国市场,为了尽快推广,亚马逊推出了十分慷慨且宽松的Kindle维修、换货服务。

当年就有贴吧用户反馈,说自己的Kindle突然“变砖”,在跟亚马逊协商后,对方二话不说就给他发了一台新机,不光承担了运费,还送了20元电子书券。

但随着Kindle没能如愿打开市场,亚马逊的慷慨政策也逐渐偃旗息鼓,和Kindle一起被市场遗忘。

到了如今,不管是商家还是平台都在踩坑后达成共识:继续内卷下去,没有人会获得胜利。

不过,就算没有“仅退款”,平台也意识到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于是,不同平台都开始研究如何用新的方法完善用户体验。

比如,阿里旗下的淘天集团,正在准备上线全新的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新体系将会聚焦于已经签收的正常订单,避免“羊毛党”再次钻漏子,扰乱店铺正常运营。

此外,拼多多也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恶意订单、异常退款的情况进行流程优化,为商家节省下来不少毛利。

平台间的竞争还在继续,不过比起在原有领域死钻牛角尖,不如主动朝外看看。

京东入局外卖行业,也是这两天最热的电商领域大事件之一。

为了打响外卖第一枪,刘强东甚至亲自上阵,穿上外卖服体验基层外卖员的辛苦。

京东作为老牌电商,入局外卖本身就有自己的优势。

无论是物流规模、供应链优势和用户基数,京东的入局,都会让外卖行业的老巨头们抖上一抖。

如果京东能够把电商和外卖之间的“最后半小时”打通,那无论对于外卖圈还是电商圈,都是一次十分有想象力的创新。

而电商平台的“无心插柳”,也有可能会成为另一大破局手段。

中国最出名的二手电商闲鱼,正在以一种未曾设想过的方式出圈。

鉴于二手电商平台的特殊性,不少二次元谷子玩家已经成了闲鱼的新一代主力军。

不管是DIY玩家,还是热衷于“吃谷”“集卡”的年轻人,都围绕闲鱼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

除了日常的交易外,闲鱼的社交属性也在日渐成熟,围绕“二次元谷子”的闲鱼文化已经慢慢成形。

就在去年,不少外国用户也因为闲鱼上的“谷子经济”而前来慕名下载,闲鱼甚至有取代小红书成为第二个“海水倒灌”APP的势头。

要知道,阿里虽然作为电商巨头,但一直以来都对内容和社群生态的搭建十分头疼。

而如今闲鱼的年轻亚文化消费氛围蔚然成风,也是一种“无心插柳”结出的意外之果。

事实证明,只要发散思维向外看,远离内卷,才能真正蹚出新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 2025-04-24 19:35

    我就是拼多多商家,维持流量本来就得烧钱,比价又压低利润,还得开车买流量,突然一个月几十单仅退款,找客服毫无作用,各种申诉爱搭不理,我直接把店退了爱咋地咋地吧!

金错刀

简介:爆品战略理论提出者,科技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