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的纽约联合国总部,一场由中方发起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让全球目睹了美国代表在80多国面前破防的尴尬场景。
这场被外媒称为"多边主义对单边霸权的胜利"的交锋,不仅揭穿了美国关税武器的虚伪本质,更让世界看清了谁才是国际秩序的真正破坏者。
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直指美国"以关税颠覆国际经贸秩序"时,会场内数十国代表频频点头。
美方代表吴婷的发言却令人大跌眼镜——在讨论关税的会议上突然扯出南海问题,甚至搬出早已失效的"南海仲裁案"说辞。
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回应,连现场观察员都摇头:"美国显然理屈词穷,连基本的会议主题都顾不上了"。傅聪当场警告"不要玩火"的强硬表态,让美方精心准备的狡辩沦为国际笑柄。
这场交锋背后,是特朗普政府"无差别加税"引发的全球怒火。从海地这个最不发达国家被强征10%关税,到欧盟、日本等盟友遭殃,美国打着"对等公平"旗号实施的145%惩罚性关税,已让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
德国汽车业损失260亿欧元,加拿大被迫反制600亿加元商品,就连美国本土的特斯拉也不得不关闭加州三条生产线。
傅聪在会上晒出的数据更具说服力: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47%,而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已归零。
值得玩味的是,80多国代表中有不少美国传统盟友。法国代表私下坦言:"我们受够了一边被收割,一边还要帮美国数钱。"
这种离心离德的现象,印证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的论断:"单边主义正在摧毁战后国际体系"。
就连美方内部也传出分歧,共和党议员竟提议"退出联合国",这种赌气式威胁反而暴露了其孤立处境。
关税大战的收尾已现端倪,中国通过RCEP构建的"去美国化"贸易网络初见成效,32%的区域内贸易占比让美元霸权根基松动。
而美国商务部长承认的"稀土危机"更戳破其强硬面具——F-35战机生产线因中国限制出口陷入停滞,五角大楼库存仅够维持三个月。
正如傅聪所言:"极限施压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发展中国家集体转向"南方合作",当欧洲车企被迫转型军工,美国正为自己的霸凌付出惨痛代价。
这场联合国交锋犹如多边主义的试金石,中国用事实告诉世界:靠威胁讹诈维持的霸权终将崩塌,而合作共赢才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关税大战的硝烟终将散去,但历史会记住2025年4月23日——这一天,80多国共同见证了新旧秩序的交替,而玩火者终将自焚。
如今特朗普已经妥协了,经过再三的纠结之下,已经官宣“会降税到中国满意为止”,而这样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美国的对等关税让全世界厌恶,那些所谓的盟友早已倒戈。
美国已经将那点所剩不多的“国际地位”耗尽,未来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