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从现在起,Smile!女王驾到!

长安电影客 2019-03-30 18:31:38

《八卦摇滚史》一书以十年为单位,将摇滚分为:一曲激起千层浪的50年代、迷幻当道的60年代、狂野多产的70年代、兼容并蓄的80年代和百家争鸣、相互融合的90后年代。

 阿绿笔记

最狂野多产的70年代,也成为摇滚最性感的年代,见证了Michael Jackson、Elton John、David Bowie,The Eagles、Queen等摇滚史册里辉煌的一群人。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十年不仅有Jackson这样老天赏饭吃的巨星诞生,更有绵延影响音乐几十年的Queen,以及传奇主唱Freddie Mercury最好的十年。

 阿绿笔记

布莱恩·辛格导演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一路从欧美获奖到亚洲。从获最佳男主到最佳服化造提名,从最佳群戏到最佳音响、剪辑,从最佳外语到最佳剧情,获奖无数的它无疑也将取得票房上的成功。

电影在两个小时中,以Queen的成立、单飞、重聚,以及Freddie个人从无名小士到巨星这两条线,为我们高度还原了Queen的摇滚时代,还让我们以电影的形式聆听了一场Queen的live。

最重要的是,两条线并驾齐驱,在艺术的晕染与现实的还原中让为我们串起了这位传奇主唱的一生,让我们在了解Freddie外在人生后,更贴近他内在人生。

因此,与其说这是Queen的传记,倒不如说这是Freddie的传记来的贴切。

 阿绿笔记

电影看完,或许你会发现无论曾以或荣耀、或狼狈、或苍凉、或堕落、或忐忑的方式展示了他不同阶段的状态,但最终都会小河入海。他这一生对音乐所一直拥有的热情和挚爱,便足够为这部电影买一张票。

 阿绿笔记

从Live Aid开场前拉开幕布后,以倒叙的手法开始了Queen和Freddie的追溯之旅。影片上半部分从Smile乐队主唱退出Freddie加入,Queen成立,到他们经典的音乐作品的诞生,简略而快速的描绘着Freddie如何从一个机场搬运工成为一个全是开演唱会的摇滚主唱。同时也快速的展开了他的个人画轴:如何遇到Mary Austin并与之成为挚亲挚爱,以及与父亲理念相悖。在影片最后的十几分钟,以顺叙的表达自然衔接上了一开始的Live Aid,为所有人带来一段长达十分钟的Queen Live。

阿绿笔记 

这部影片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在于,Freddie自由不妥协的精神,这与三月初所看的《绿皮书》给人的触动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绿皮书》讲述的是一个自卑者的自我探索故事,那么《波西米亚狂想曲》讲述的则是一个自信者的探索故事。

同样是为了梦想,前者过于压抑、克制,而后者則更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Freddie的自信,在于他坚信自己的才华,且能够适时的抓住机会。

还是搬运工的他,主动搭讪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Smile成员。得知Smile主唱退出后,又当机立断毛遂自荐。尽管,当场就被拒绝了,可他却以唱Smile的歌曲而展示了自己在音乐上的才华,最终成功加入乐队。以及后来创作出《Bohemian Rhapsody》,因为时间长而被拒绝成为专辑主打歌时,他的坚持、自信,以及让《Bohemian Rhapsody》成功与大众见面的聪明与脚下。

 阿绿笔记

假使,换成生活中的我们,有几个人能够在被拒绝后还能不畏困难,且善于抓住时机?

他的自信,也在于对自己的接受和坦诚。无论是性认同、外貌认同,或者是精神的认同,他都分外坦诚。

与其试图说服别人先接受自己,不如先全身心的认可自己、接受自己。在电影中,他不曾因为外貌,自卑的只愿成为把头深埋在沙里的鸵鸟;也不曾因为喜欢女装,觉得羞耻、需要隐瞒;更没有因为最后患上艾滋,沉溺于生命终结的惶恐。

 阿绿笔记

Freddie是个大龅牙,但对于这四颗牙他是这样定义的,“我天生多出四颗门牙,嘴里空间更大、音域也就更宽“。他没有因为牙的问题而闭紧嘴巴,也没因此去整牙,而是看到了“龅牙”的好处,在音域上的优势。

我的小腿上有枚胎记,水滴形状的。记得第一次穿短裙,站在教室走廊里等人,同学从背后拍了我肩膀,说我腿上落了一只“虫子”。我低头,发现那只虫子是水滴状的,恰好印在小腿上。当时,有些为难道,是胎记。后来,就再也没有穿过短裙。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神经太过纤弱,也太过不自信。一枚胎记而已,竟然因此自卑到再也不敢穿短裙,哪怕那枚胎记其实并不丑。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因此努力的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所认为的自己,然后忘记去接受真实的自己。但,这一生,我们都该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都该为自己而努力。

 阿绿笔记

面对梦想,Freddie从未放弃,也不曾满足于当下的辉煌,他乐于尝试,乐于将自己对于音乐的新感受快速的、高质量的展示出来。

他是一颗星,璀璨夺目,桀骜赤诚。他坚信自己、坚信梦想、坚信自己可以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阿绿笔记

尽管,璀璨的他最后还是从地球上坠落,但他却真的成为了自己的王、乐坛的王,成为让家人为之骄傲,朋友为之骄傲的人。

其实,他可以让自己的离世少点争议,只要他是因为肺炎去世。但他却对外公布自己染上了艾滋,最后公布的去世原因也是因为艾滋引发的肺炎去世。他对Queen的三位成员说,我不希望你们从别人口中得知,所以亲口对他们公布自己的艾滋病。

阿绿笔记 

这份坦诚,亦是他的担当和坦荡。

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对自己的百分之百自信的人,是不屑于做个虚伪的人。一个热爱摇滚,深爱朋友的人,是不会成为一个虚伪的人。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被打动。

被Queen的精神,被Freddie的自信与坦诚,被那些熟悉的歌曲所打动。

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太多的人已经忘却了自己儿时的梦想,而那些还能依稀记得的梦想,也在生活的重担下逐渐变得赢弱。甚至,都不知道关于梦想的这一点点热情,会在哪一觉醒来后失去。那份对于梦想的热情,和对自己的自信,在时间无情的摧毁之中,在人生的大风小浪之中早已经荡然无存。

阿绿笔记 

没有人想要成为咸鱼,却少有人能够抵御时间的风暴,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那些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便是英雄,是我们偶尔缅怀梦想时会崇拜的偶像。

《波西米亚狂想曲》唤醒了我曾熄灭的热情,唤醒了我曾对摇滚精神的热爱。

虽然,不知道这股冲动和热情能持续到什么时候,但,此时此刻只想告诉自己先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再去决定如何取舍。

阿绿笔记 

亲爱的,有时候见好就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此刻,我想先告诉自己所有自信与梦想都值得全力以赴,都值得热泪盈眶。

从现在起,做自己的冠军。

阿绿笔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