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育苗看似简单,实则处处是坑。很多农户年年失败,根子就卡在育苗环节。以下是多年实践经验总结的四个关键点,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一.种子处理要精准到秒茄子种子厚皮硬壳,发芽慢是通病。第一步必须晒种两天,摊开在水泥地上暴晒,白天太阳大时晒,晚上收进屋。接着用55℃温水烫种,手伸进去感觉烫人但能坚持住为止。水温降到30℃后泡8小时,中途换一次水。泡好后包在纱布里,放进保温箱催芽,28℃恒温放4天。芽尖冒出来那一刻就得播种,晚一天就烂种。
二.苗床土壤配比有讲究田土占6成,腐熟鸡粪占4成,每立方米加半斤磷酸二铵。土壤过筛要细,手指抓一把能成团,松开后散开才算合格。提前10天浇透水,等土表干裂再翻一遍,把营养土整平压实。盖膜前撒一层多菌灵粉剂,每平米用量2克。记住一点:苗床湿度只能靠底水维持,后期绝不能浇水,否则猝倒病立刻爆发。
三.温度控制分昼夜时段白天温度必须卡在28-32℃之间,超过35℃就揭膜通风。夜间温度不低于18℃,低于15℃幼苗直接冻死。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要搭双层遮阳网,阳光太猛会烤坏嫩芽。出苗后降温炼苗,白天调到25℃,夜间降到15℃。移栽前一周彻底揭开薄膜,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
四.防病要从根部做起猝倒病最怕湿热,一旦发现死苗立即拔除,病株根部撒草木灰。绵疫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出现黑斑就要喷烯酰吗啉,每7天喷一次连喷三次。最关键的是黄萎病,这种病菌藏在土壤里,发病初期叶片半边发黄,茎部切开呈褐色。预防必须轮作三年以上,移栽前沟施恶霉灵,每亩用2公斤药剂混土。
育苗阶段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后期产量。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进口种,其实本地老品种抗病力更强。有人问能不能直播省事,答案是绝对不行,露地直播出苗率不足30%。记住这四步,苗齐苗壮自然来,后续管理才能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