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为李佩霞叫屈吗?
毛奇贪腐横跨12年敛财1150万,被认为是近年来基层腐败的典型案例。
既是典型,那就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特点。
第一点就是贪腐持续时间长并且数量巨大。
2012年至2024年的12年间,毛奇在不同的职务上通过不同方式贪受财物1150万余元,超过300万数额特别巨大的量刑标准,符合系统性长期性腐败的特征。
第二点是贪得无厌。
即便在中央反腐高压期毛奇也毫不收敛顶风作案,这暴露出一方掌权者对反腐态势的漠视,以及官员监督机制薄弱的问题。
第三点是权力滥用监督乏力。
作为县里一把手,毛奇掌握着多领域权力,他在工程招投标和人事任命等事务中形成了“一支笔”“一言堂”,权力不受约束凸显出基层一把手监督乏力的问题。
第四点是权色交易的隐蔽性。
如果李佩霞不被举报,如果不是李佩霞认为毛奇是她的保护伞,如果李佩霞不崩溃,毛奇可能没那么快暴露。
李佩霞通过性关系期望毛奇保自己平安,但毛奇也有顶不住的时候,所以崩溃了的李佩霞孤注一掷,将性关系指控为性侵。
这其实反映了权力的另一维度,即权财权色交易的隐蔽性和荒诞性。
第五点是毛奇犯案后进行异地审理避免了某些因素干扰,这体现了国家对重大腐败案件程序的重视。
尽管毛奇最终获刑十年半,但还是被舆论认为量刑偏轻。
可能,法院综合考虑了其主动交代情节,但是否有交代过其他关系人并未可知。
毛奇39岁成为县委书记的快速晋升,是否涉及权钱交易或“带病提拔”,这有可能被他一并秃噜出来了,只是因为与本案无关所以外界不得而知。
另外,毛奇强制要求全县学习他的个人讲话是其权力欲的极大体现,他在造个人崇拜危害政治生态。
现在看来,毛奇案不仅是一起经济腐败案件,更是权力滥用、监督失效与道德崩塌交织的复杂样本,它揭示了基层治理中亟待解决的制度短板,具有典型的惩戒作用。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