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块白茶饼,怎么撬?怎么泡?详细使用教程来啦!

小陈茶事 2025-04-24 09:48:0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茶饼的前半生,是自由恣意的。

它不像绿茶要铁锅“桑拿”,也不学红茶玩“揉搓按摩”,就这么舒舒服服躺在竹匾上晒太阳。

晒够太阳的散茶们,即将迎来“变形记”。

师傅们似乎想让茶叶组团出道般,把它们塞进蒸锅轻轻蒸软,再用石磨压成圆饼。

压饼时讲究“七分力三分巧”,压太紧像铁饼泡不开,压太松半路就散架。

定型后的茶饼披着银白色绒毛,像个月亮脸的小胖子,被棉纸一裹,从此踏上练习生之路。

头三年它还是个愣头青,泡出的茶汤杏黄透亮,喝起来像咬了口水灵的青苹果;

熬过五年,颜色蜕变成琥珀金,舌尖能尝出枣子蜜的甜润;

若是藏满十年,开饼瞬间药香扑鼻,茶汤滑过喉咙如丝绸拂过。

老茶客们不禁咂着嘴感叹:“这是把时光酿出滋味了!”

撬一块扔进杯子,冷水泡出清冽,热水泡出醇厚,出差塞背包里还能当“护身符”。

毕竟江湖传言,带着老白茶饼谈生意,连砍价都多了三分底气。

白茶饼虽好,但也有许多人对它望而却步。

其中原因无他,多是不知道该如何撬饼、冲泡。

所以在入手白茶饼之前,这些撬饼和冲泡的技巧,你需要知道。

《2》

许多人都关心这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正确地撬茶呢?”

首先,在开始撬茶这一项技术活之前,准备一把趁手的好工具。

毕竟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么这把“利器”非扁平形状的茶刀莫属。

这种茶刀的外形与刀相似,两侧较钝,刀身扁平,顶部有尖端。

要想把茶饼切成大块的、叶片较为完整的片状,得就求助于同样是扁平形状的茶刀。

‍‍‍‍‍‍‍‍‍‍‍茶刀的切入,是平行于饼面的,它刺入之后,往里深入,所造成的切口也是平平的,随了刀的形状。

‍‍‍‍‍等刀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用力将它向上抬起时,扁平的茶刀便能抬起片状的茶饼,将它撬起来,脱离饼身,成为一片像雪片糕一样的茶饼片。

但市面上还有一款撬茶工具也深得茶客青睐,那就是茶针。

茶针,顾名思义是一根针状的器具。

整体呈棍形,细、尖、圆。

但相比于茶针,更建议新手使用茶刀。

因为茶针更需要撬饼者对力道有一个精准的把控,稍有不慎,就容易撬碎茶饼。

于是两种不同形状的撬茶工具,就容易造成了两种不一样的撬饼结局。

‍‍‍‍‍‍‍‍‍‍‍‍茶刀撬出来的,是片状。茶针撬出来的,是碎渣状。

《3》

其次,撬饼者的手势与力度,也是影响撬茶质量的因素之一。

用茶刀撬白茶饼时,切记茶刀的刀身,要平行于饼面,横着刺入饼身深处,这样才能撬出平平的饼片。‍‍‍‍

如果刀面不平,刺入时歪歪斜斜,那撬出来的就有可能不是饼片,是一大块饼块。

就像裹了面包糠炸过的吐司片,方方的、厚厚的、不够薄。

另外,就是刺入的深度,极为关键。‍‍‍‍‍‍‍‍‍

有些茶友,虽然使用的是茶刀撬饼,原则上应该撬成片状,但最后仍撬成了碎片,原因便在于刺入地不够深。‍‍‍‍‍‍‍‍‍‍‍‍

茶刀刺入饼身时,要尽量用力,刺深一点。

‍‍‍‍‍‍‍‍‍‍‍‍‍‍‍‍‍可以参照的数值是,如果是第一次到第四五次撬饼,饼盖还没有完全被撬下来,那么,茶刀刺入的深度,大约是2-3厘米左右。‍‍‍‍‍‍‍

达到这样的深度,再抬起茶刀时,才可以将大约3-4平方厘米左右的茶面撬下来,撬出片状茶饼。

而如果是第十来次或者更多次数地撬饼,饼盖早已经被撬下来喝掉了,饼面也被撬得坑坑洼洼如月球表面,那茶刀刺入的深度,就需要更深一些。

‍‍‍‍‍‍‍‍‍‍‍‍‍‍‍‍至少是3-4厘米左右。

最佳的刺入深度是,茶刀的刀尖刺到饼中心的位置。

此时,再一鼓作气地撬起来,就会得到一块超大号的饼片。‍‍‍‍‍‍‍‍‍‍‍‍‍‍

《4》

总得来说,撬饼其实很简单。

‍最重要是,掌握技巧,多学习,多练习。

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

撬成片状,茶叶细胞破碎率低,完整程度高,泡出来的茶汤,内质物释放的速度是均匀的。‍‍‍‍‍‍‍‍‍‍‍‍

只要是正常出汤,不坐杯,茶汤是不会苦涩的。

‍而若是撬成碎片状,碎渣状,叶片破碎率高,纤维也大多断裂,内质物的释放,就是不可控的,排山倒海似的。‍‍‍‍‍‍‍‍‍

一旦冲泡,沸水注入的瞬间,细胞中的内质物便会倾巢而出,瞬间就可以浸染整个盖碗中的水色。

‍‍‍‍‍‍‍‍‍这样的茶就算是快出水,也仍旧会泡出一杯略带苦味的茶汤来。‍‍‍‍‍‍‍‍‍‍‍‍‍‍‍‍

碎叶子还极为容易随着水流冲击而下,冲入公道杯中,继续大量释放内质,闷泡出滋味,从而影响公道杯中的茶汤的口感。

并且公道杯中碎叶过多,也会影响美观。

总之,亲自动手撬一块茶饼比纸上谈兵来的有意义。

拿起茶刀,动起来吧。

《5》

接下来谈谈如何冲泡白茶饼。

想泡出一杯清新怡人的茶汤,首先需要选择一款烧水壶。

在市面上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的烧水壶中,建议选择“鹤嘴壶”,切忌购买鸭嘴、宽嘴、扁嘴。

“鹤嘴壶”的壶嘴较长,有一个长长的通道,当沸水流经它们的时候,通道能很好地束缚水的流向,让沸水形成一条极强劲有力的水柱,不偏不倚,不滴不漏地注入盖碗中。

冲泡时,提起“鹤嘴壶”,让壶嘴在干茶上方绕圈圈,均匀将沸水浇筑在茶饼上。

这样做能让干茶细胞迅速喝饱水,快速释放出鲜香醇爽的韵味。

而鸭嘴、宽嘴、扁嘴壶们,可不具备这项功能。

它们的出水口太短,太宽,太阔大,当你烧开一壶水,提壶对准盖碗内的撬好的茶饼薄片时,壶中的沸水立马倾泻而下。

此时手腕还没反应过来要环壁注水,宽口壶泄下的大股水流,就已经漫过了碗沿,给茶盘造成了水灾。

这种不可控制的注水,出汤的时候哪怕是娴熟的泡茶者,也免不了会烫到手。

所以,但凡没有三五年以上的泡茶经验,切忌选择宽口大口扁口的烧水壶。

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过上天天“热辣滚烫”的生活。

此外,准备好盖碗、公道杯、茶杯等基础茶具即可。

白茶饼的冲泡方法很简单,沸水冲泡,前6-7冲快进快出。

是的,优质的白茶饼,释放物质的速度是很快的,无需坐杯闷泡。

等到味道稍微淡了,再稍稍坐杯,又能延续好风味。

《6》

无论是撬茶饼还是冲泡茶饼,其中的门道其实并不深。

想要“培育”出好的茶汤,除了便利的工具协助外,更多的还是需要耐心与细致的汗水来浇灌。

当然,好的茶饼本身也是真材实料、工艺储存俱佳,值得诸位用心对待。

如白露饼,正是日常存茶品茶的性价比之选。

因为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白茶梗叶内囤积着更丰沛的能量,因此白露茶的茶香明媚高扬,汤质饱满又耐泡。

压制成饼后更显醇厚风味。

撬茶冲泡后,带来无限的欣喜与清朗,最是回味无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