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生活节奏太快。
可以静下心坐在茶桌前,认真泡茶、仔细品茶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加之,奶茶、咖啡等饮品的出现,更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这类饮品的口味丰富、小料多,往往能抓住消费者的喜好。
还有各路流量明星代言,时不时的跨界联名、出周边等,营销力度拉满。
与奶茶对比,传统茶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低,逐渐淡出日常生活。
一杯好茶既能抚慰打工人疲惫的身心,又能修身养性,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片刻。
许多人总觉得喝茶,那肯定要有充足的时间和专业的茶具吧。
其实,喝茶不是件复杂的事,没有太多复杂步骤。
即便在办公室、出差途中或居家忙碌时,也能通过简单方法享受一杯好茶。
关键在于选择适合场景的器具和方法,兼顾便捷性与茶味体验。
今天的文章干货满满,非常适合上班族和刚入门的新茶友。
《2》
方法一:极简的玻璃杯泡法。
用玻璃杯泡茶,既省茶还方便,即使在办公室、在外出差,都能喝上茶。
一定要选择高硼硅材质的耐热玻璃杯,不需要太大,300ml的容量放1-1.5克干茶即可。
如果手边没有克称,取一小撮干茶,薄铺杯底即可。
记住,投茶量是决定茶汤滋味的关键,一定要适量。
投茶过多会让茶汤变得苦涩,过少的话,茶汤的味道则会太淡。
然后注入烧开的沸水,一杯茶便算泡好了。
但在办公室里,只有饮水机的话,水温可能只有90℃左右。
虽然这个温度比不上刚烧开的沸水,但无法唤醒出高沸点的香气物质。
条件有限的办公室里,这样的水温在一定程度上,能泡出茶叶的最佳风味,算是一种工作间隙的放松方式。
待茶汤稍凉后饮用,喝到三分之一时,可以继续添水,一般可泡2-3次。
如果喝着实在太淡,换茶便好。
而且透明的玻璃杯,方便观察茶叶舒展时的形态。
闲来无事时,便可静静地看着芽叶被热水泡开,在杯中浮浮沉沉。
用玻璃杯泡茶时,建议浸泡时间不超过1小时,否则茶汤太浓,喝着苦涩难以入口。
使用玻璃杯泡茶时,推荐泡白牡丹、春寿眉、绿茶等不易闷浓的茶。
《3》
方法二:万能的盖碗泡法。
玻璃杯泡法的确简单又方便,但还是无法取代万能的盖碗。
一方面,六大茶类里的茶,无论绿茶、红茶、白茶、岩茶、普洱,一概都能用盖碗泡。
另一方面,盖碗泡茶时,盖香、水香、茶汤的层次感明显。
品茶时,能感受到细腻的香气变化、淳和的茶汤口感、鲜活的滋味。
而玻璃杯泡出的茶汤,只能称得上是有香气、有滋味,仅此而已。
不过有人说,用盖碗泡茶,似乎太麻烦了。
除了要准备盖碗,还要准备茶盘、公道杯、品茗杯等等。
其实不然,一个人喝茶的话,便可省去公道杯。
选一只容量较大的主人杯,能容纳下100毫升的茶汤即可。
日常泡茶,110ml的标准盖碗便可满足冲泡需求。
以白茶为例,110ml的盖碗配5克干茶即可,茶水比为1:20。
不同的茶,茶水比例不同,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调整。
为了保证泡出浓淡适宜的白茶,盖碗泡茶时也要精准投茶,以避免茶汤过浓或过淡。
投茶后,使用环壁注水法往盖碗中注沸水。
注水时沿着碗壁,沿着干茶的上方缓慢移动,形成一个圆形的水线。
环壁画圈,均匀地浇注在干茶上,尽量让干燥的茶叶,大量吸水,释放出更多的物质。
然后迅速合盖出汤,出水时间控制在7-8秒内,最多不超过10秒。
按照上面所说的步骤,便能泡出风味绝佳的茶汤。
在冲泡过程中,茶友们便可以认真、细致地去品味每一冲的茶汤。
《4》
方法三:懒人最爱的煮茶法。
煮茶可以解放双手,相较于盖碗泡茶,煮茶更不烫手,对于部分茶友来说更友好。
煮茶只建议煮老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着喝。
只推荐三年以上的老白茶、黑茶等,比较耐煮的茶拿来煮。
老白茶经过时间的沉淀,茶多酚等物质变少,黄酮类物质丰富,很适合煮着喝。
而新白茶更建议用盖碗泡,能更加突显新白茶的“鲜、香、醇、爽”,以及清晰的层次变化。
一只容量为500毫升左右的煮茶壶,注水量一般在300-400毫升。
只需要投1.5克-2克老白茶干茶,就足够了。
煮完第一壶后,便可加水再煮2-3次,煮出茶叶所有的内质。
比起盖碗冲破,煮茶时,茶叶和沸水接触的时间较长。
但比起玻璃杯泡,煮茶的接触时间较短。
具体来说,煮茶时先将水烧沸,等到水面已经在大泡时,便可投茶。
待到水面再次沸腾,便可关火,等到水面不在滚动时,便可将茶汤倒出,将茶汤晾凉后,便可喝茶了。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煮茶时是有做到茶水分离的。
《5》
一个人喝茶的时光,可谓“偷得浮生半日闲”,潇洒又自在。
无需过多言语,只需安静地品茶,与自己对话。
或许有人说,独自一人喝茶,难免有些寂寞。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未必一定要和他人一起做。
一个人逛公园、看电影、看看书,十分悠闲、惬意。
在繁忙的工作中,停下脚步,单纯地喝一杯茶。
让紧绷的神经,疲惫的身体,得到一次治愈的品饮体验。
喝茶无须准备太多茶具,玻璃杯、盖碗、煮茶壶都很方便快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好。
泡茶应化繁为简,不必照搬他人的茶桌,买一些美观却不使用的茶具。
喝茶的本质是愉悦身心,无需被工具或流程束缚。
若时间充裕,可用盖碗细品茶之韵味;
若忙碌,玻璃杯或煮茶也能满足需求。
关键在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茶成为日常的陪伴,而非负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