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成为又一个值得潜伏的“逆变器”机会

伍哥说 2024-07-25 20:28:38

一、交易层面

有好的,也有坏的,就不一一叙述了,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认知,从而把握相对去应对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件有必要思考的事情。(就像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前情回顾:周一晚间我们在直播中和大家梳理了3个值得潜伏的行业,也都分别找了相应的公司做了分享(当然直播中没有分享具体的公司),分别是商业航空、华为海思以及风电。其中风电是做了隐藏的(当然我们也明确强调了将会复制变压器和逆变器的市场机会),具体大家可以回看一下,我们有关于风电的所发的相关内容,以此为证而已。(从周一到周二以及今天连续三天强化,一般我们持续强化的就是很好的。)

今天的市场舆情:风电、维生素、卫星导航(商业航天),今日的4个舆情,有3个是我们本周持续关注的。

卫星测试

捋一捋最近的思维:我们对于科技+高端装备方向不会改变,只是近 期科技。比如AI消费电子以及相关AI服务器方面有所调整(当然像胜宏科技这样,我们也是在周一采取主动加仓的操作),而近期增加了储能或者说潜伏的去讲商业航空(本身就是科技范畴的)、风电(出海以及高景气度)、华为海思(涉及半导体以及消费电子),整体上还是在大范围内的,只是做了一个拓展,而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看法。

二、风电的黄金周期

1)风电组成——风力发电,目前可以分成陆地和海上两种

陆上风力发电机——由五个主要部件和许多次要零部件组成。主要部件是基础、塔架、转子和轮毂(包括三个叶片)、机舱和发电机。

海上风力发电机——可以分为风机、基础和海底电缆(其中海缆主要涉及到海风发电)三类。这三类是风电场最重要的固定资产组成部分。从2023年最新数据来看,风机占整个风电场固定资产投资的50%,基础占 25%,海底电缆占10%以上。这是海外市场的情况,可能与国内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风机在供应链中占据较大的投资比例,价格也相对较高。

2)风电市场规模(海风和陆风)——截止2023年全球风电总规模是1000GW,到2030年整体预计要达到3000GW,未来7年相比于2023年增长200%。据GWEC统计及预测,2023-2028年全球新增海风装机将由10.9GW增长至42GW,CAGR为28.8%;2030年全球累计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将达到400GW。陆地风电规模2600GW。其中亚太地区到2030年前在新增海风装机市场仍占主导地位,欧洲市场预计于2025年开始快速增长,并在2030年前后有望成为全球海风装机增长的核心引擎。

3)中国的市场地位——我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专利的竞争力也超过了了欧洲的维斯塔斯成为了世界第一。根据测算,到 2030年,中国的海上风电和海底电缆供应链将提供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能力。如果通过贸易保护措施排除中国的供应链,全球风电目标将难以实现,可能只能完成 2000亿瓦的目标,而不是3100亿瓦。要实现低碳目标,中国的供应链是不可或缺的,且是全球重要的组成部分。

4)海外海风发电情况——欧洲海风加速推进,23 年竞标/FID/订单前瞻指标高增。2023 年欧盟风电行动计划成员国承诺到 2030/2040/2050 年实现海风装机 111/252/317GW,与此前欧盟 2030/2050 年 60/300GW 目标相比,装机节奏明显提升。且 23 年欧洲各项前瞻指标均表明其海风发展已进入加速期:1)竞标:各国政府竞标拍卖海风项目为 13.6GW,同比+43.2%;2)FID:达成 FID 的项目共 9.3GW,创历史新高;3)订单:SGRE/Vestas 分别新增海风订单 7.9/2.1GW,同比+159.6%/+223.6%。据 GWEC 预测,2024-2033 年欧洲新增海风装机有望由3.7GW 增长至 28.2GW,CAGR 为 25.3%。

5)海缆市场——24-30 年均招标或超百亿欧元。我们预计 2024-2030年海外海缆市场将由 235.1 亿元增长至 1192 亿元,CAGR 为 31.1%,其中欧洲为核心增量市场。根据未来千亿市场规模,保守估计 24-30 年海外海缆年均招标或超 100 亿欧元。

6)海底互联用缆招标——已连续四年居于高位,长输电路径推高单 GW 海缆价值。欧盟已设定到 2030 年实现至少 15%的电力互联目标。预计 21-25/26-30/31-40年新增海底互联装机 8.5/27/5GW,即建设需求主要集中于 21-30 年,且 26-30年加速放量。20-23 年海外高压缆年均招标 102.5 亿欧元中约 60 亿欧元来自于电力互联市场。与海风相比,海底互联的输电路径普遍更长,所需海缆常接近或超过 1000km,单 GW 海缆价值量(含敷设)可达 50 亿元以上。

7)高压海缆产能紧缺——国内龙头历史业绩有望助其获得海外订单。海外海缆产能高度集中于三家欧洲企业 Prysmian、Nexans、NKT。截至 24Q1,该三家公司在手订单合计可达 282 亿欧元,平均交期已由 21 年的 3-5 年上升至 23 年的5-9 年。为应对不断上涨的海缆需求,各公司虽已开始扩产,但仍无法满足供给缺口,预计今年起海外高压海缆就会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国内海缆龙头已多次参与海外大型海风或电网互联项目,有望凭借丰富的历史业绩实现对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

8)推荐参考机会(东缆、中天、亨通等)——海风是未来2-3年全市场为数不多确定性向上趋势并且会加速的方向,且对应25年估值极低。明年国内、外需求共振极强,海缆环节壁垒高格局好,海外供不应求带来持续出海机会,同时国内订单和竞配项目充裕,近期广西将推出6.5GW竞配、上海29.3GW编制规划并获批复、广东7GW省管项目已核准、江苏二期竞配项目储备8-10GW,行业蓄势待发。

备注:具体公司基本面以及估值等情况,请留言

0 阅读:14

伍哥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