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一直在讲2024年是液冷的元年,而这当中主要的思想是其实对散热需求的预期,而这当中的散热的主要对象是消费电子。(散热已经变成消费电子非常刚性的需求)
一、散热材料的投资机会1)现有散热方案——目前手机典型散热系统主要分为导热界面传热、均热板传热(VC)和石墨膜散热(石墨烯导热膜 / 人工石墨散热膜)三个部分,常用方案是 “石墨 + VC”。例如,苹果的 iPhone 14 及 15 Pro 系列采用大量石墨烯薄膜散热,华为 Mate 60 Pro 使用大面积 VC 和氧化石墨烯散热材料升级散热方案,小米 14 系列手机也采用多层石墨烯膜散热。

2)各大手机散热市场占比——
1、热管散热(或称液冷散热)主要应用低端机。占比可能在 30%-40% 左右。
价格:热管散热组件的价格因热管数量、规格和手机型号而异,通常会使手机成本增加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2、均热板散热主要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特别是对散热要求极高的游戏手机和顶级旗舰机型,占比可能在 20%-30% 左右。
价格:均热板的成本相对较高,会显著增加手机的制造成本,可能在百元以上甚至更高,具体价格取决于均热板的尺寸、性能和手机品牌等因素。
3、石墨烯散热中高端手机中开始得到应用。近年来,石墨烯散热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预计占比在 10%-20% 左右。(石墨烯散热有望成为主流的手机散热方式)
价格:石墨烯散热材料的价格因品质和应用方式而异,如果是单纯的石墨烯导热膜等材料,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如果是与其他散热技术结合使用,成本会有所分摊,对手机整体价格的影响因具体情况而定。
备注:石墨烯是已知的导热系数最高的物质,理论导热率达到5300W/m〃K,远高于石墨。石墨烯的快速导热特性与快速散热特性,使其成为传统石墨散热膜的理想替代材料,广泛用 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功率节能 LED 照明、超薄 LCD 电视等散热。除高导热性之外,石墨烯还有其他优异的理化特性,因此下游应用广泛。例如,导电性高,可应用在集成电路、 导电剂、传感器和锂电等领域;比功率高,可作为超级电容和储能元件;柔性强,弯折不影 响性能,可作为柔性材料用于曲面屏和可穿戴设备;具有高透光率,可用于透明导电薄膜 。
3)手机散热的市场规模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估,2018年~2023年散热产业年复合成长率 达 8%,市场规模有望从 2018 年的 1497亿元增长到2023 年的 2199 亿元。,当前整体手机散热预计占比散热产业规模10%比重,整体上超过200亿的市场规模。(该数据为保守数据,根据统计数据预期整体高于预期。)
4)手机散热产业链
在手机散热膜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环节为PI膜、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原材料;中游环节为手机散热膜的加工与制造;下游环节为手机等各类消费电子应用领域。

5)苹果调查数据显示

苹果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散热排在了调查的第二名,说明对于手机散热问题是有足够的关注度,也是苹果需要解决问题。
所以苹果计划在苹果16之后将散热性能再提高一倍,会再增加石墨、纳米晶 这 两 种 主 要 解 决 手 机 发 热 的 材 料

5)石墨烯散热价格
iPhone16 目前采用的是 0.25 毫米石墨片和铜箔组合的散热方案,即铜箔的一面附有石墨片,其中石墨用于散热,铜箔用于导热。而iPhone17 则计划在铜箔正反两面均附石墨片。在升级的散热方案中,导电胶、石墨、铜箔、纳米晶分布在不同位置来进行散热功能,四个材料最终组合价值大约为 2 美元。而目前 iPhone16 机型整体方案中除了导电线圈、导电泡棉、DOM 片,还没有其他新增。iPhone17 方案将在 8 月底 9 月初披露,届时会确定是否会实际应用该散热方案。目前每台设备的散热部分成本大约在 2-2.5美元之间,如果 iPhone17 应用目前试验散热方案,一套价格会增加一倍到两倍,预计在 4-5 美元左右,相关厂商在散热方面营收方面可能将增长 150%。
说明:按照苹果当前9500万的备货,对应的规模散热规模为19亿美金,对应至少是130亿以上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增量价值),那么对应的公司必然受益。同样的华为接下去的mate系列、折叠屏等如果也同步涉及到相关石墨烯散热产品,那么整体的市场增量超过200亿。
6)该公司确定性参与到了苹果(16以及17)石墨烯散热的机会(该业务知识公司的部分业务)
1、公司目前已经拿到散热相关订单,占比预计超过40%,对应价值10-14块钱。
2、电池钢壳业务也切入到了苹果产业中,占比预计超过10%,对应价值7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