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M9”?
问界M8真就只是M9的缩小版吗?
2025上海车展上,这车一亮相,口水仗就没停过,今天咱就来扒一扒,看看这问界M8,到底是不是换壳的“弟弟”,还是有点真东西。
说白了,现在新能源车市,那就是个“神仙打架”的擂台。
比亚迪、特斯拉这些老大哥天天憋着大招,新势力们也是你追我赶。
问界M8想在这里面杀出一条血路,没点真本事,那可真悬。
华为这棵大树,问界是抱紧了。
智能驾驶,车机系统,甚至音响,都贴着华为的标签。
好处是啥?
技术那是杠杠的,用起来也顺手。
可坏处呢?
万一华为那边出了岔子,问界也得跟着遭殃。
就像供应链,芯片这玩意儿,卡脖子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车机要是断供,你品你细品,那车还能叫智能汽车?
这“智能”俩字,怕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增程式动力,这玩意儿,说好听点叫“可油可电”,说难听点,那就是“过渡方案”。
有人觉得它香,没电也能跑,续航没焦虑;有人觉得它low,都啥年代了,还烧油?
问界M8用这套动力,到底能不能让消费者买账?
我跟你说,数据最实在。
之前有个用户调研,50%的人觉得增程挺好,方便;30%觉得纯电才是未来;还有20%直接说:“不考虑”。
这比例,挺微妙,问界M8能不能抓住那50%,就看本事了。
你再看这外观,第一眼看到问界M8,我脑子里就蹦出俩字:“套娃”。
“鲲鹏”设计语言?
说白了,就是把M9缩小了一圈。
细节上肯定有区别,比如那个风阻系数,0.259,确实下了功夫。
消费者买车,除了看性能,还得看脸啊!
长得像,那是家族设计,长得太像,那就是偷懒。
空间这事儿,问界M8倒是没含糊,中大型SUV,5座6座都有。
一家老小出行,那是妥妥的。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光有空间还不够,还得舒服,还得有科技感。
发布会上,余承东那张嘴,那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
一句“遥遥领先”,直接把友商怼得哑口无言。
这次发布会,他又放了不少狠话,比如“重新定义豪华SUV”啥的。
这话听听就行,别太当真。
吹牛谁都会,关键还得看疗效。
但不得不承认,人家说那些话,就是会调动情绪,让你觉得这车特别牛。
就是这种“迷之自信”,让问界有了话题,有了流量。
理想L8、魏牌蓝山,这些都是问界M8的直接对手。
理想L8,主打奶爸车,舒适性那是没的说;魏牌蓝山,性价比高,配置也挺足。
问界M8想干掉它们,光靠华为的牌子可不行,还得在产品力上下功夫。
消费者又不傻,谁好谁坏,心里门儿清。
赛力斯汽车的产能,那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之前问界M7交付的时候,就因为产能跟不上,被消费者骂惨了。
这次问界M8上市,产能问题解决了吗?
要是再来一次“交付难”,那可就真要凉凉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问界M8是M9的“弟弟”吗?
要我说,像,确实像,但又不完全像。
它有华为的技术加持,有空间优势,但也有增程动力的争议,有产能的挑战。
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看它能不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把劣势降到最低了。
2025年4月16日问界M8上市,价格在35.98万-44.98万元,最终是真香还是真凉,就交给市场去检验吧。